王歧山的非常仕途 (全文)
发布者:匿名 发布时间:2003-6-23
《澳亚周刊》,
在中国大陆,提起某位公众人物的时候,人们总会习惯性地去想他的家学渊源、是谁的衣钵传人等。因此,王歧山的第一个身份标签就是中共前副总理姚依林的女婿。然而,回顾王的人生履历,就知道从金融家到政治家,业绩突出,口碑甚佳,又决非背景符号那般简单。
14年的金融家生涯
1993年,时任中共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兼任央行行长后,王被擢拔为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针对当时金融秩序混乱、炒风日盛以及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金融监管,全面整顿乱放款、乱拆借、乱提高利率等违规经营行为,严肃了金融纪律,扭转了金融秩序一度混乱的局面。
翌年,王出任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行长。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金融大整治时期,王把极容易出乱子的建设银行系统治理得井井有条,有声有色(后来的王雪冰就是在建行行长的位子上“落马”的)。王的一项重要业绩就是,建行与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这是中国大陆第一家真正的投资银行。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一直把“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体制改革、战略重组和海外融资等提供多种服务”作为使命,以其拥有独特的政府资源而在大型国企的海外上市业务中显得一枝独秀。
从1997年底开始,王从金融界进入政界。王丰富的金融工作经验,为其赢得了“救火队长”的美誉。王当时出任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正是为了处理棘手的广信破产难题,以化解广东的金融风险。
作为中国对外融资的“窗口公司”、全国第二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广信,在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经营管理混乱,出现了严重的外债支付危机。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对其关闭清算,当时广信的资产总额为214.71亿元,负债361.65亿元,资产负债率168.23%,资不抵债达146.94亿元。1999年1月11日,广信申请破产。
广信80%以上的债务,借自包括日本、美国、德国、瑞士、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30多家著名银行。广信破产的消息犹如石破天惊,立即在全球金融市场上掀起巨大波澜。人们议论纷纷,广信破产将对中国的对外信用形成冲击;国外的债权人也认为,广信的债务应该由政府包下来。
对此,王认为,广信的信用既不是主权信用,也不是一般的企业信用,这种介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转型期的过渡性信用,可以称为“窗口公司信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窗口公司信用”的内涵发生了变化,靠“政府概念”建立起来的信用,就越来越多地包含了虚假的成份。广信破产案顶住了海外的压力得以执行,最后的清盘结果各方也都能够接受。
另外,在粤海债务重组案中,王也显示出他的金融功力,借鉴美、韩等国化解金融风险的经验,以资产管理公司的方法解决了粤海企业的巨额不良资产。
2002年11月底,时任国务院经济体改办主任的王再次被推到了经济实践的台前,到海南任省委书记。显然,王再度出山,负有收拾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后遗留下来的“烂摊子”的使命,以挽救这个经济持续10年低迷的中国大陆最大的经济特区。
王刚到海南省一个月,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式亮出新招--由海南省自行处理其不良资产。海南省承诺把过去的烂摊子一起接过来,不享受中央政府处理坏账的优惠。当然,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发展措施,切实发展海南的经济,改善海南的经济环境,从而把房地产烂摊子变成投资的圣地。而这些功夫,恰恰正是王所擅长的。
可惜的是,海南只听得春雷,还未来得及见春雨,王就走了。
2个月的市长履历
4月20日,中共一纸调令将王移位北京,任职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4月22日,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任命王为北京市副市长,并决定由王代理北京市市长职务。
至4月22日,王赴京履新的时候,作为京畿重地的北京已然如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气球,SARS疫情凶猛、民怨沸腾,任何一个不小心都有可能使局面变得不可收拾--王的前任孟学农即是前车之鉴。王怎样才能保证自己比前任更让市民满意呢?
大员调任一个新辖区,最头疼的莫过于对当地情况的不了解,可疫情如火,这次偏偏就没有留给王熟悉情况的机会。这种临危受命的事情,王大大小小也碰到过几次,但像SARS这样的场面却着实是第一遭。不过,就现场上看,王似乎没有怯场,到任后给市民留下的最鲜明的印象是他更像个搞实地调查的专家,而不是新官上任的市长。
4月22日下午,接任代市长的当天,王就一口气走访了新发地批发市场、崇文门菜市场、和王府井医药大楼;25日,王视察了小汤山定点医院的施工状况;26日上午,王与来自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宝洁、西门子等外资公司的驻京代表进行座谈;27日,王会见了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贝汉卫;5月1日,王先后在天坛公园、安华西里和官园南里小区、大运村和清华大学调查市民和学生的防疫情况和心理状况。
在不到1个星期的时间里,王就迅速了解到了来自市场供应、医院、工商、WHO、社区和学校各个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有了这些,王的心里似乎踏实多了,比起那些报告中的数字、曲线和语焉不详的描述,王相信自己在更快地接近事实。
除了在调查方面的科学态度以外,王在对待病情本身也表现出了严谨的科学作风。4月30日,王在接受中国大陆CCTV的采访时已经对一些基本的流行病学调查途径和手段、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等有了相当多的了解,他还知道出租司机的感染率相对较低,这显然是有备而来的。同时王也对未来的病情发展几乎没有作任何贸然的估计,甚至称这种估计是一种“近乎一种赌博”。王还说,在真实数字公开前后,市民的恐慌性质是完全不同的,而这一点即使很多社会学家也没有真切地提出过。在当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王再次强调了“不论情况多么紧急,科学态度都是第一位的”。这与中共官场盛行的政治空话非常不同。
中共的高层领导向来是很注重与世俗社会保持距离的,虽然偶尔他们也愿意表现出与民同乐的姿态,但要么是勉强的,要么就是已经力不从心了。在这方面,王是一个特出人物。大陆某新闻机构曾经评论说:“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王的表情和手势之丰富实为中共高层领导中之一绝,某个主流新闻网站还专门编发了《王岐山表情》这样的文章。王不论在新闻发布会上还是在会见各方代表时都不注意掩藏个人的感情:其说话的风格虽说不上有什么大不同,但在同时出镜的领导人中却显出一份激情与幽默。这很不符合中共官场的作风,甚至有人断言王眉飞色舞的就是为了掩藏自己的心虚。但北京的市民显然很愿意接受这么一位“活生生”的市长--在这样惶恐的时节,发现市长和自己一样也会害怕、焦虑和苦中作乐是件让人心安的事;而对于那些看起来像泥菩萨一样处变不惊的干部,人们往往敬而远之。国际舆论认为,王更像一个西方民主国家的市长,而不像一个中共政府的高级干部。
此外,王的严格做派普通市民虽然并没有太多直接的感受,但在其主持第一次政府工作会议时说过的那句“军中无戏言”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这句话后来几乎变成了整个北京政府的军令状,并获得了中共辽宁省长薄熙来的共鸣。除了对北京各级防疫部门的严格要求之外,王也将自己置于了更加透明的监督之下。4月29日,王与外商代表会谈时就曾表示准备公开隔离人员数字,这不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市民对疫情的错误理解,同时也给疫情防治增加了一个更严格的指标。但是王说:“如果我们把包括隔离人数在内的所有数据都公布出来,谣言自然就没有传播的基础了。”事实证明,这个数字的公布确实对于市民了解疫情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前程如何
至5月底,SARS危机虽然还没有过去,但王却已然将当初那个“要爆炸的气球”中的压力释放了一部分。不过,既使这样也不能说王已经成功。观察北京SARS疫情,虽然自5月中旬以来,每日大都呈下降趋势,但离成功控制疫情还有很长一段路程。
就SARS一役而言,王尚有许多任务必须去完成:第一,切断传染源。这也是王在上任伊始即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尽管隔离不失为一个好措施,却只能在发现感染,或疑似感染SARS之后,之前呢?或者说北京最初的传染源到底在哪里?传播路线图是怎样的?王必须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尽快将之排查并描绘清楚。第二,防止SARS继续通过北京向中国大陆其他地区扩散。如今,已有大量事实表明,甘肃、宁夏等省、区的SARS是由北京传入的;而且,河北、内蒙等省、区的SARS疫情加重与北京也不无关系。因此,杜绝北京成为外省、区的传染源现象,就不仅是王的义务,同时更是王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三,恢复北京正常的城市状态。作为京畿重地,北京不能,也不允许长时间处于一种近乎“休克”的状态,必须让北京重新“热闹起来”。王必须给予北京市民和往来商贾以信心,使他们相信北京没有SARS的威胁,可以自由地出入、生活与工作。第四,拟制SARS在今年秋冬两季大面积复发。尽管全球科学家都在努力,可是至今还未找到根治SARS的可靠药物。何况,SARS存在潜伏的特征。于是,如何在医学专家的帮助下,控制SARS在今年秋冬两季在北京复发的可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就更需要王殚精竭虑。
如果,王在今年底至明年春之前能够完成以上几项任务,摘除北京的“口罩”,则功莫大焉。不仅冠于王职务之前的“代”字可去,亦将赢得北京市民与中共最高领导层的嘉许,从而坐稳北京市长之位。如果果真如此,王就可以考虑如何再去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首先是重新塑造北京形象。4月20日之前对于SARS疫情瞒报现象无疑使北京形象遭受巨大损害。而且,作为一国之都输出的谎言,更将长此以往留在公众,特别是中国大陆以外公众的印象里。于是,新市长王在SARS之役后,首要处理的工作即为此事。而有必要采取重组市政府的非常方式。无论怎样,首善之区的形象至关重要。
其次,建立比较完善和发达的北京公共服务系统以及与之配套的应急机制。尽管北京是为大国之都,却还不能说是首善之区。除了表面可见的环城公路系统之外,包括通讯、医疗、卫生服务、消防、社会治安和教育等众多的公共服务领域皆不可谓发达。如在此次SARS之役中,就必须临时搭建野战医院用于救急。王务必藉此次SARS危机,在北京建立一个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系统,以保证1300万北京市民的正常生活,并能从容应对未来的突发事件。
复次,保证实现《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制定的发展目标。这原本是王的前任孟学农的任务,如今,自然由王来承担了。分析目标:到201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0美元以上。另外,还必须升级经济结构,使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2%,高新技术产业占GDP比重达到15%,将北京建成一个一流的、现代化城市。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如今,因为SARS的出现,就更增加了难度。王,需要重新优化北京的投资环境,特别是从政策层面尽可能给予投资者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以期吸引投资,帮助北京发展。
最后,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做好优质的准备工作。这不仅要求王必须按时完成北京奥运所需的各项建筑,还必须想方设法消除SARS对其的影响。而此次SARS对北京最坏的影响之一就是由此影响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虽然中间尚有5年时间,但是处于对传染病的恐惧心理,或多或少地总会在参与者的心头蒙上一层阴影。王,必须让未来的北京奥运的参与者们看见北京的阳光。
如果王能完成以上诸项任务,则大福大贵、前途无可限量。反之,就也许又是一个匆匆过客。
分析王突然被空降北京的原因:其一,王的金融专业背景。无论SARS在与不在,北京都需要发展,2008年的北京奥运必须如期召开。这两项事业都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作为金融专家出身的王无疑是一个合适的募集资金人选和生财好手。何况,王此前还曾有过较长时间担当中国大陆经济最为发达的广东省常务副省长,主管金融工作的成功经历。其二,虽然将王由中共海南省委书记和人大主任任上调离,但是因为王才担纲不久,海南又只是中国大陆最小的一个省级行政单位,人事变动不会给海南发展造成太多的负面影响。其三,王的新作风。空降北京之前,王即以务实和敢于担当的风格赢得过赞誉。其四,中共内部擢拔无人,将其他封疆大吏移位北京又众口难调。而王作为中共前副总理姚依林的女婿和前总理朱镕基的爱将,自然具有极好的人脉关系,可以为各方接受。其五,中共本来就有意栽培王。
因此,就王而言,此次得以主政京畿重地,可谓飞来之福,亦将可能涉险惹祸。此正所谓“成也SARS,败也SARS”是也。就看王自己如何化解危机,踏着SARS前进!
王歧山简历
王1948年7月生于山东青岛。山西天镇人。高级经济师。
王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下过乡、插过队。直至1973年进入西北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1976年毕业。1979年被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历史研究所。至1982年后数年间,供职于中共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1988年,王调任中国农业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
此后,从1993年6月至1997年,王历任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建设银行(原名中国人民建设银行,1996年改为现名)行长兼中国投资银行董事长、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长。其间的1995年,王还曾当选为第三届中国投资学会会长。
1998年1月始,王担任广东省副省长,主管金融事务。
2000年 12月至2002年11月,王转任中共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
2002年11月,王任中共海南省委书记。2003年1月,王兼任海南省人大主任。
2003年4月20日,王被中共任命为北京市委副书记。两天后,王出任北京市副市长,代理北京市市长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