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ment=12325]
诸葛亮是三国中最大的悲剧英雄,刘备白帝城托孤后,亮遵循皇叔遗训: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但终其一生,六出祁山,劳师远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落得将星陨落五丈原,不免让人长吁短叹,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但是以现代人的眼光,我发现诸葛亮之所以下场如此杯具,究其原因和大部分公众交易者所犯错误是一样的,即逆势而为,频繁短线操作。
差一点干掉司马懿的上风谷大火,最终被老天突降暴雨浇灭,诸葛亮被气得一命呜呼,但点背不能怪社 会,这是逆大势的代价。抛开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等硬实力,仅从历史发展观来看,华夏文明的中心在北方中原地区,蜀汉文明不是正统,劳师北伐注定以失败告终。
亮躬耕南洋,自比管仲、乐毅,其傲不亚于二爷。北伐的理由,竟然是担心在自己死后,阿斗无人辅佐而王业偏废,何其可笑啊?就好比有懂一些技术分析的股民自比扒灰的、锁螺丝,妄想以一嘴之力,预测大势,而且妄想大势按照自己的方向发展,最后发现大势还是大家的大势,嘴还是自己的嘴,只有钱不是自己的了。
如果我们做一个假设,诸葛先生在平定南方蛮夷后,能够审时度势,顺应大势,在蜀中致力于生产力发展并着力培养年轻干 部,则不但蜀中百姓幸甚,更王业幸甚。而北方以司马家族之势力安能久居人下?曹魏集团内讧是迟早的事,此时出兵北伐,必然顺应大势,搞不好最终统一天下,坐江山的人有可能就是诸葛先生自己。
龙者,天子也,亮道号卧龙,很难说就没有这方面的政治抱负?更何况亮再忠,也仅仅是对先帝刘皇叔之忠,皇叔死后,诸葛亮大权在握,阿斗其实就是一介傀儡,和汉献帝有什么实质上的不同吗?说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诸葛亮,名为蜀相,实为蜀贼,不为过吧。
[ 此帖被至尊宝在2010-06-18 12:3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