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时报 廖隆章 田加刚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03日 10:41
“金荔科技”(代码600762)是湖南衡阳首家上市公司,1996年上市,2007年从上交所退市,退市后依然处在股权争夺漩涡中。近日,“金荔科技”股民向本报曝料,称公司从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企业,到濒临破产,其内幕是前董事长刘作超(何雪梅前夫)等人官商勾结、大肆侵吞公司资产造成的恶果。
2009年7月28日,衡阳市沿江北路。走进一个大院,就到了“金荔科技”公司门前。大门紧锁,人去楼空,门前的通道成了一个车位,停放着一辆小汽车。
2009年关乎“金荔科技”的消息,几乎全是厄运:2009年2月,“金荔1”发布预亏警示公告;2009年5月,“金荔1”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披露2008年年度报告,随后在三板市场每周三次的交易改为每周一次;2009年7月,中国证监会下达对“S*ST金荔”高管违规的处罚通知。
199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7年10月被勒令退市,曾经辉煌一时的“金荔科技”,如今基本停止运作。能否实现重组并起死回生,是两万多股民、一千多公司员工当前最关心的话题。
“衡阳一共才3个上市公司,就退市了一个,真是可惜!”衡阳市发改委一个官员说。
法人股险遭盗卖 从2008年11月至今,广州市公安局多次接到举报信,反映衡阳金荔科技公司原董事长刘作超等人在广东、湖南两地诈骗巨额资金,但警方一直未予立案。举报人是广东金荔投资有限公司及受骗人罗宵山等人。
事情要追溯到10年前。1999年7月,广东金荔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何雪梅,受让原衡阳市供销社和原耒阳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在上市公司飞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当时,“飞龙实业”命悬一线,股价直线下跌,已被上交所挂上“ST”的牌子,金荔投资公司以其优良资产对其置换后,借壳上市,改名为“金荔科技”。金荔投资公司持有“金荔科技”4771万余股的股票,3000万元收购股份,还承担全部债务,持股比例为45.16%,是金荔科技公司的控股股东。
为了公司的正常运转和发展,何雪梅多方筹资两亿多元,解决公司的社会集资款6800多万元。该集资款涉及数千人,影响地方社会稳定,被省、市领导称为一枚“定时炸弹”。
2001年,何雪梅与刘作超结婚。随后,刘作超任“金荔科技”董事长,公司获得良性发展,2002年,“金荔科技”被评为全国100家最安全的上市公司之一,排名67位。
2003年,何、刘夫妻俩在公司经营上产生重大分歧。随后,因刘作超举报,何雪梅涉嫌“诈骗罪”于2003年3月被警方刑拘,后来法院以“票据诈骗罪”判处她一年半有期徒刑,2004年9月重获自由。何雪梅陷身囹圄时,刘作超没有探望过她一次,还将她的法人股卖给上海一公司。
当时,刘作超假冒何雪梅签名,将她在公司持有的2975万股(35%)非法转让给上海东方物产公司,1105万股(13%)非法转让给自然人陈东升。为了使形式上合法,刘作超还采用假冒签名的手段制作了一份金荔投公司股东会议决议。
2004年10月,何雪梅同刘作超离婚。2005年3月,何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法院确认刘作超将她的股权转卖行为无效。在诉讼过程中,刘作超再次举报何雪梅。随后,何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再次被刑拘,并被法院判处两年有期徒刑。
何雪梅在狱中继续同刘作超打官司,并最终胜诉,广州中院判决刘作超转卖股权行为无效。
接到法院的判决之后,刘作超为了继续控制“金荔科技”,于2006年7月18日,串通广东永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晟公司”)原董事长李甫根,广东粤兴企业发展公司的法人代表刘作林,在金荔科技公司董事会和大股东金荔投公司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在中信广场公寓东塔2603室成立“金荔科技重组领导小组”,并以该领导小组的名义,骗取不明真相的当事人吕凤玲、戴朋程等50人次认购金荔科技的法人股,获得资金高达1800万余元。
据称,所得资金存入以李甫根担任董事长的广东永晟集团有限公司账户,该账户游离于永晟集团公司财务的监管之外,资金被大肆挪用、侵占,如今所剩无几。而受骗当事人血本无归,还在各级部门上访。作为国资企业,广东永晟集团竟然为李甫根、刘作超、刘作林等个人行为买单,令人费解。
失败的重组 金荔科技被“ST”之后,刘作超也一直在谋求金荔科技的重组。
刘作超等人对金荔科技进行重组有三大步:第一步,做通广发银行粤财的工作,让粤财同意把质押在其名下的金荔科技法人股拿出来拍卖;第二步,做通法院的工作,让法院解冻金荔投公司的股权;第三步,做通永晟公司上级广晟的工作,因永晟是国资全资公司,进入证券市场一定要取得国资委的批准。但广晟集团不同意永晟公司收购金荔科技公司,因此,为了取得广晟和国资的批准,三人又通过大量的托人找关系活动,进行疏通。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定于2007年5月9日拍卖金荔投持有法人股的4771万余股,此前李甫根以永晟公司的名义与刘作林控制的广州粤兴企业发展公司订立了一份协议,协议的内容是粤兴公司委托永晟公司在拍卖会上举牌,拍得金荔投持有金荔科技法人股归粤兴公司所有。之所以订立这样一份协议,是因为刘作林的粤兴公司不具备竞投标的资格。5月9日,永晟公司以58万元竞拍到金荔投资持有的金荔科技法人股3471万余股。粤财公司以22万元拍得金荔投持有的金荔科技法人股1300万股。此时金荔科技的股价为每股0.77元,金荔投所持有4771万余股总股价为3600余万元。
金荔科技公司为金荔投公司提供担保向广东发展银行贷款2.2亿元,金荔投所持金荔科技4771万余股法人股全部质押在广发行。作为拍卖标的的金荔投所持有4771万余股金荔科技法人股被评估公司估价为80万元。
在司法拍卖的幌子下,刘作超堂而皇之地将金荔科技公司的控股权转到了永晟公司名下,又因永晟公司与刘作林的粤兴公司有约在先,实际控制权为刘作超弟弟刘作林掌握。借此,他们可以继续哄骗吕凤玲、戴朋程等50人认购金荔科技法人股的受害者,继续作发大财的梦想。
金荔投公司由此丧失了对金荔科技的控制权,金荔投公司的所有的经营活动停滞,几年来一直拖欠员工工资,背负巨额债务。2007年11月20日,金荔科技公司股票(代码600762)被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两万多股民和一千多员工的利益受损。
金荔科技的钱去了哪里? 据何雪梅举报,早在公司退市前,刘作超就做了很多损公肥私的事情。而当时何雪梅失去人身自由,对公司的命运有心无力。
首先是骗取金融贷款。2004年7月,刘作超以开发张家界慈利杜仲项目为由,以上市公司金荔科技名义向湖南省工商银行韶山路支行贷款3000万元。贷款发放后,刘作超只将其中的200万元用于金荔科技补发员工工资,其余全部被卷走。
其中,500万元是他授意原金荔科技员工胡芝兰,一次性打入他在深圳中南投资公司的账户,剩余的款项指令金荔科技的张家界分公司,将钱全部打入其情妇徐丽华私人账户上。这3000万元贷款目前已由担保公司“湖南投资”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刘作超还以金荔科技的名义对外担保,侵吞担保贷款资金两个多亿。2003年12月、2004年3月、2004年10月,刘作超以上市公司金荔科技的名义,先后为武汉巨力投资有限公司、武汉全库投资有限公司(两公司法人代表同为李书剑)做担保,两公司在中行武汉分行硚口支行贷款7000万元。刘从中分得3500万元,这笔钱没有入金荔科技的账目,绝大部分存入了刘作超和他的弟弟刘作森私人账户。
2003年6月,刘作超假冒公司其他董事的签名,以上市公司的名义为广东劲业科技开发公司3792万元银行借款提供担保,该公司实质是他控制的关联公司。此举严重违反证券法规关于不能为关联公司提供担保的禁止性规定。
2004年5月,刘作超以金荔科技名义为广州博澳医疗电子公司银行借款提供担保,从中行广州分行广东国际大厦支行获得贷款2990万元。2004年7月,刘作超以金荔科技名义为上海兴昆建材有限公司1700万元借款提供担保。此两项刘作超共分得2060万元现金,其中1500万元转给刘的情妇徐丽华作证券投资及经营深圳中南投资公司。
2008年,上交所以金荔科技大量对外违规提供担保为由,对各董事下达了处罚决定书,而实际上各个董事对这些贷款担保并不知情。
能否再次重组 记者近日在衡阳市分别走访了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市发改委、市金融证券办等有关部门。但几乎处处遇阻,各部门均不愿就此事接受采访。
在衡阳市委宣传部的外宣办,有关负责人称,上市公司“死亡”是非常正常的,与政府没有任何关系,并称“不在上市中辉煌,就在上市中灭亡”。
目前,刘作超的金荔科技公司董事长已经被撤,但是他依旧打着金荔科技公司董事长的旗号四处活动。衡阳市金融证券办告诉记者,金荔科技这几年风波不断,几乎都是公司高管反目成仇造成的。但何雪梅与刘作超两人先后都受过刑事处分,他们是两败俱伤。
在何雪梅被关押在看守所其间,刘作超大量盗卖公司资产。2004年6月26日,刘作超一人携带金荔庄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两个股东公司,即广州金荔庄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金荔投资有限公司的公章勾结广州三新实业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价值近7个亿、金荔庄房地产的资产,在无法人代表签字和公司股东决议的情况下以一元的价格“卖”给了广州三新实业有限公司,此笔交易致使何雪梅控股的金荔庄房地产开发公司直接损失5个多亿。三新公司的法律顾问就是衡阳某市委常委的女儿。
2007年8月初,一次决定金荔科技重组的董事会上,刘作超把金荔科技股权变成他家族的股权,动员各董事不要让湖南证监局引进的北京科瑞公司参与重组。他公开称,已在衡阳市政府和公安方面花了两千多万元,谁也奈何不了他。
目前的金荔科技公司由于刘作超被免去董事长职位,法人治理结构极端不完善,前副市长陈某以及现任证券办的干部打着维稳牌控制公司董事会,董事会秘书王剑军变卖公司财产。公司执照长期没年审,陈某等控制的董事会,不让控股股东金荔投资参与公司的经营,从未召开股东大会,不让改选董事会,不让金荔投资整合现有资源盘活公司,任由一个2003年名列中国100名最安全上市公司中第67位的金荔科技公司继续烂下去。
对于金荔科技能否死而复生,关键是法人治理结构能否得到完善,让金荔科技重新站起来,重要的是排除障碍,依法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