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荣誉会员
UID: 36592
精华:
4
发帖: 2225
在线时间: 896(时)
注册时间: 2010-04-20
最后登录: 2019-02-12
|
叶檀:别了李荣融
〔经济时评〕叶檀:别了李荣融 (2010.08.25 )
〔经济时评〕叶檀:别了李荣融
■每日经济新闻 2010年8月24日,首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卸任. 作为国资委主任, 李荣融是称职的.但作为推进国企市场化的推手,舆论对李荣 融存在众多争议. 下一个热点板块已被曝光! 这些股很可能快速翻番! 本周可能是最后建仓良机 ? 千亿资金进场疯抢股名单 李荣融实现了最主要的任务, 即央企的保值增值. 央企资产总额和盈利能力从2003年国资委成立时起持续上升.截至2009年,中央企业 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加到21万亿元,年均增长16.74%;营业收入从3.36万亿元增 加到12.63万亿元,年均增长20.8%;实现利润从2405亿元增加到8151亿元,年均增长1 9%.从2006年起,中央企业开始上缴国有资本收益,3年累计上缴1371亿元.2003年,只 有6户中央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到了2006年增加到了16户,2010年增加到30家. 央企在保值增值的同时, 占据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利润主要在企业内部循环.央 企资产壮大的数年, 造就了央企在电信,石油等领域不可撼动的垄断地位.中石油垄 断了国内的原油与天然气开采, 中国移动控制着5亿户左右的移动通讯,这些企业成 为央企的报表"奶牛".垄断领域的央企成为央企利润上升的保障,只要有这些公司存 在, 央企的收入就能芝麻开花节节高.2008年度,中国石油净利润1144.31亿元,蝉联 亚洲最赚钱企业.中国移动盈利1127.93亿元, 成为全球最赚钱电信公司.2009年度, 中国移动以利润1484.7亿元力拔头筹,而中国石油则以2425亿元成为纳税状元,中石 化集团以13919.5亿元成为收入冠军.中移动的利润1484.7亿元占了整个央企利润的 1/6左右. 国资委成立后, 中国的市场资源配置加剧向央企倾斜.央企的数量在减少,但央 企垄断红利在增加,涉足的领域在增加.央企不仅在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进军 ,在房地产市场的扩张同样引人注目. 央企存在的目的是经济安全,并与民营企业和谐共处.李荣融任国资委主任期间 , 央企户数从196家减少到123家,最终目标是使央企数量减少到80~100家.因为数量 的减少,李荣融不止一次声明,央企不存在垄断,在电信等领域已经实现了竞争.此语 一出必遭各界抨击,所谓央企不存在垄断说不仅是对中国现实的漠视,也是对大众智 商的侮辱.正是在2003年以后, 出台了一系列油源管制等政策,结合境内外证券市场 上市,使央企的垄断红利在证券市场得到体现. 央企垄断已经发展到新境界——通过资本运作理顺央企资产. 央企资产管理公 司未必比金融市场的专业人士更有效, 国资委能够成为一个好的国资管理者与国资 利益争取者,未必能够成为一家好的投行,但这不能动摇国资委打通资产管理与实体 经济之间联系的决心. 最近,公众瞩目于国资委主导的国新资产管理公司能否在近期挂牌.据称这家国 资运作实业资产的平台,可以参与资产收益分配,转卖股权,聘请经营者等,规模将超 过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人称"中投2号".该公司相当于所有 进入该平台的央企的统一董事会,国资委则成为董事会之上的"太上皇". 央企内部的市场化并不顺利, 主要表现在没有建立起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与正确的薪酬激励机制. 国资委等部门在努力引进人才, 却没有同步改良市场化的用人机制.据披露,中 组部,国资委今年组织13户央企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13名高级经营管理者,其中正职 职位5个, 副职职位8个.国资委一成立,就与中组部一起积极探索市场化选人用人新 机制, 连续6年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了111名央企高管.少数央企高管不再成为干部, 而染上了职业经理人色彩,是一大进步;但海外人才的引入不足以建立市场化的职业 经理人队伍,进入央企等同于进入体制内,而不是在全球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中打拼. 屡受人诟病的垄断薪酬也是国资委的辩解主战场.据国资委数据, 2008年冶金, 电力,石油石化,航空运输等4行业人均工资比上年仅增长6.9%,比央企职工平均工资 增长低3.1个百分点.央企薪酬高低两难,职业经理人抱怨过于僵化,而公众抱怨薪酬 不公,关键在于激励机制错位,难以找到合理的薪酬定位. 央企的业绩考核机制已经建立,但央企的市场建构远未完成.央企在短期内做到 规模壮大,却未能做到效率最优. 李荣融似乎坚信央企也可以通过改革与证券化实现市场化, 坚信央企壮大不会 导致市场资源的倾斜.这是特定历史时代特定岗位官员的特定想法.就此而言, 李荣 融与盛宣怀等官督商办的人士有相通之处,却离市场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