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做不能说的前景
“三板”是民间对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叫法,这个“小名”没有法律地位,也从没有得到官方文字或口头的认可,在与协会的工作人员交流时,他们甚至还会纠正这个叫法。
老W对近期发生在三板市场的政策演绎并不意外。九年来,他年年都要到证监会上访,与会里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在与他们的长期接触、碰撞中,逐渐理清了管理层的思路,也理解了他们推动三板市场发展中难言的苦衷。
1999年2月,对法人股市场择机关闭的消息首先出现在媒体上。这年的3月17日,在中国证监会三楼的会议室,时任中国证监会清理整顿办主任的杨迈军接待了又一批来访者,他们代表成都地区的两系统投资者,就STAQ系统择机关闭问题上访。
当时,杨迈军做了安抚性的谈话。他告诉上访者,关闭法人股市场是基于防范金融风险,大家一定要认识到,关闭是大势所趋,绝大多数场外交易市场已经关闭。“我们首先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我们根据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因为法人股不能在沪深市场流通,对两系统未贸然处理,证监会从没有任何书面意见,证监会只是执行关闭的决定,由上至下协商解决。
之后,信息中心主任徐雅萍主持解决两网历史遗留问题的工作,专门成立了股份代办转让小组。徐雅萍说,每天下午四点半,这个小组都要召开议事会议,工作机制比较顺畅。
2001年9月9日,中国证监会三楼会议室再次接待了一个来自全国17个省市、规模在50人以上的上访团。当时的证券业协会秘书长、现任证券业协会副会长马庆泉刚刚从美国考察回来,这位同时担任着博士生导师的秘书长,马不停蹄地接待了这批投资者。那一天,正赶上中国证监会的主要官员悉数出席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国际研讨会。徐雅萍下午急匆匆从会场赶回来,和投资者从晚上8点一直谈到凌晨。一位投资者还记得,当天晚上他们带着方便面在会议室里吃起来,一位女同志打算给面带倦色的徐雅萍泡一个,徐雅萍笑着拒绝了。
那一天,马庆泉与徐雅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给我们时间”。他们明确表示,不能向上访者承诺任何事情。这不是推卸责任,而是他们的真心话。他们比任何人都心知肚明,兑现任何承诺并不仅仅取决于证监会和证券业协会的态度与意愿。
马庆泉说:“我们探讨过,在适当的时机把制度完善起来公布,但现在不是时侯。怎样完善制度我们也确实在动脑子。”在这次座谈中,马坦率地谈了他个人的一些想法。他说,这个市场是历史遗留问题,将来退下来的PT公司也要来,但只有这些公司,这个市场是发展不起来的。将来把一些具有成长性,有潜质的创业板市场的企业吸引进来,对市场的发展有好处。投资者认为,马指的是那些因为二板迟迟未开而嗷嗷待哺的高科技企业。
去年9月正值中国证券市场的“非常时期”。一些公司因为严重违规,国务院要求证监会坚决一查到底,证监会面临的压力的确很大,在执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很多。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庆泉最关心的当然是稳定。他说,投资者提问题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它与市场的发展、投资者的利益是一致的,与证监会、协会的利益也是一致的。事情解决了,大家不闹事了,社会就稳定了。“我们有一个想法,希望能在交流的基础上给我们时间。”企业的质量是核心问题,能不能把陷在泥里的轮子抬起来,要看哪种方法更有效。在中国解决问题要用重组等变通的办法。他同时表示,大自然两次没有通过发审委,这个环节是没有办法控制的。“解决问题不是遥不可及的,不会是十年八年,有基础的企业路途不会特别遥远,如果有一两家实现转市,对市场形成感召力,我们为什么要阻挡这个市场的发展呢?”
“不是遥不可及的”,这句话被投资者记住了。
在那次谈话中,徐雅萍中肯地指出,投资者频繁上访无非关心两类问题,一类是系统上的公司尽快上A股和券商的跑道限制问题;另一类是交易方式、信息披露以及媒体的正面宣传。徐表示,对于第一类问题,事情正在发展中;对于第二类问题,解决起来基本上有落点。今年上半年,投资者两次上访证监会,要求改变交易次数和时段。一个投资者说,徐雅萍当时有些激动,大声说:“承诺你们的事一定会做到,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将近半年后,五天交易终于在8月实现。
“我们也在进一步考虑,这里有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用发展的方法去解决,证监会不会违背现行的法律做证监会不能做的事”,徐雅萍说:“处于这样一个改革的旋涡,是考验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很好机会。但这个机会的确是要用汗水换取的。”
徐说:“我们考虑把NASDAQ的机制拿过来,我更感觉是OTC(场外柜台交易),但现在没有办法给它定义。”那个时候,台湾证券业协会正准备邀请徐雅萍赴台考察其场外柜台交易市场,但因为两岸关系问题,成行时间没有保障,徐雅萍告诉台湾同行,时间拖得太久不行,他们要到其他市场考察去了。
在投资者的思维依然停留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阶段时,徐雅萍们已经从更宏观的高度上思考如何建立完善这个市场的机制。
■只能期待改革的步子再快点
事情似乎正朝着管理层既定的设想一步一步推进,但徐雅萍没有可以预支的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当年一些证监会和国家体改委共同确定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公司也找上门来,坚决要求允许进行股份转让。
2000年的“29号文件”写明,到2001年底,有一到两家符合标准的公司可直接上市,不能上市的采取缩股或重组后上市。然而,大自然两次都没有通过发审委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到此时,投资者已经把上市看成是支撑信念的象征,依此来证实白纸黑字的文件不会被朝令夕改。
对此,徐雅萍只能一再强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依然按照“29号文件”的八字方针:优先考虑,抓紧选择。他们也在选择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当具体执行起来时才发现,事情没有想的那样简单,这些公司不是没有主承销商,就是没有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财务报告,或者没有领导班子,或者企业根本不给任何信息。
另一方面,知情人告诉记者,对于三板市场的前途,在证监会内部事实上也存在分歧,意见并不统一。站在不同的角度,为不同的利益,一定会有不同的想法,这一点分歧各方已经是心照不宣的。像上半年主板市场的表现背离政策的意愿那样,利益集团的合力思维最终决定了市场的走势,它可能表现为相互之间的妥协,也可能表现为相互之间的对抗。
徐雅萍告诉投资者,信息中心五六个人参与这件事,这件事做得如何,与信息中心的质量直接相关,所以,“我很在意这件事做得好或不好,我们并没有把它当做证监会额外的事情来做,而是把它当做一个使命来做,我相信这件事情能够做好,因为有我们所有人的努力,有我们所有领导的理解,也有我们之间的沟通。我们中间也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的问题能沟通,有的不能沟通,我们也怕因为我们工作的失误导致更大范围的问题。”
2001年12月10日,马庆泉在水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开盘仪式上致辞时表示,以今天为标志,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继原NET、STAQ挂牌公司的遗留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后,股份转让系统又承担了完善中国退市机制,探索建立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的历史任务,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必须加大工作力度,以积极的态度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当把一项工作提升到“使命”的境界来对待,就说明这个工作到了非推进不可的地步了。
研究宏观经济学的徐雅萍对自己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深有体会。“证券市场的改革走得的确是快于其他行业,这是真的。从整体上看,我们对其他领域的改革,对经济领域内其他方面的改革是在拉动,我们在拉动相关的一些改革”。即便是录音,仍能听出徐雅萍语气的凝重。证监会在推出新规则或解决老问题时,必须和其他部委合作、协商。比如说,国有股减持、国有资产评估问题和财政部协调,B股企业的中外合资企业待遇问题与外经贸部合作,企业上市的产业政策是和国家计委、经贸委合作。“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来看,不管理论上是怎样讲的,实践证明证券市场的发展因为利益的驱动,它的发展要远远快于其他部委,其他部门,其他领域,这是大家都看到的,包括税收,这一切的确能够体会到,我们的改革快于其他领域。这就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对人家不理解的工作要努力让人家理解,包括媒体。”
停留在学术探讨的层面上,有专家认为,管理层对三板市场的发展讳莫如深,无非担忧在主板市场还需要建设的时候,再推出三板市场风险比较大,精品店里的假货还没有清理,再开百货店会是什么样子?另外,开了三板市场,出现资金分流,就会影响主板市场发挥融资功能。股份制专家刘纪鹏认为,这样的说法是因为深沪交易所不愿意丧失垄断的优势。精品店里卖了假货却还不让开百货店,表面强调的是“精品店都卖假货,百货店的问题就会更严重”,实质上,正是由于缺乏百货店的竞争,精品店才敢卖假货。自己卖假货,还不让投资人选择,以为这样资金就不会分流,其结果只能是主板市场进一步萎缩。事实上,中国资本市场只有创造来自竞争的繁荣,两个主板只有承受来自竞争的压力,才能在精品店里杜绝假货,提高质量必然会吸引大量的资金。
经济学家关于三板市场的建立,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以刘纪鹏为代表的观点比较鲜明,刘不止一次地公开表示,发展三板市场和构建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是资本市场大势所趋。
按照刘纪鹏的设想,这个市场上需要容纳六种因素:1.定向募集公司。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搞了6000家定向募集公司,这些公司募集完成了,但一直没有流动性,没有监管,有的消亡了,有的存在,没有上市的机会,股份的转让需要一个场所;2.地方场外交易市场的摘牌企业。1998年关闭场外交易柜台遗留下的574家企业,这些企业处于艰难的境地,要考虑政策的连续性;3.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是决定这些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给风险投资一个退出渠道;4.深沪两所上市公司中的退市企业;申请上市公司进入辅导期的公司。需要提供一个场所,发挥摇篮、孵化器作用,在低层次市场里监管辅导;5.STAQ、NET两系统的退市企业。“建立非主板市场的场外交易市场需要兼顾以上因素,而不是主板退市和两个系统摘牌企业的单一考虑。
刘纪鹏强调,三板市场不具备IPO的功能,它应主要承担已成立股份公司存量股份的转让功能。他还主张,将二板市场和三板市场合并,在这个市场上再分层次,可建立一个条条的中央场外交易市场,把报价系统和柜台交易两个市场集于一身。同时还应培育区域性的场外交易柜台市场。
刘纪鹏把他的设想称为“条条和块块相结合的场外交易市场体系”。所谓条条市场,体现了二板市场的特点,企业在这个市场进行连续型交易,这里有带有IPO功能的符合较高门槛的高科技企业,还包括退市企业和两网企业。所谓块块市场,以做市商交易为特征,以解决已经存留下来的产权交易中心的574家企业和定向募集公司为主,突出股份转让的功能。这个市场可以在上海、武汉、西安、重庆分别展开,条件成熟时,可以实现区域联网。
据悉,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正在考虑发展试点,设立北京中关村培育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给高科技企业一个孵化的场所。
[ 此帖被王敏超在2010-09-06 08:3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