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板问题的问与答:
问:近来新三板媒体新闻如雷贯耳,老三板无声无息,老三板是否被边缘化?
答:不会,无论未来非公众公司的新三板公司向公众公司的老三板靠拢“理顺关系”,还是新三板成为多层次证券市场的独立基层,对老三板公司都是好事。对前一假设的好处大家容易理解,对后一种假设颇为担忧。其实不用担忧,老三板巢居证券市场一隅的事实形成九年多之久,法律地位十分明确,相当于有合法的“产权证”,等待政策性“动迁”吧!
问:新三板扩容了,老三板会失去壳资源价值吗?
答:老三板公司享有二笔“债权”:一笔未经股改,另一笔未曾清欠,大家可以算一算价值。
问:有人说两网是法人流通股或流通法人股,你怎么看?
答:两网是中国证券市场在九十年代初期开辟法人股转让的市场,供法人买卖法人股,后期允许个人买卖。该市场於1999年9月9日因"国庆来临""设备需要维修"为由而"暂时关闭",后来也没有恢复开市的说法,两网系到1999年9月9日寿终正寝,两网市场成为历史。
2001年7月16日"代办股份
转让系统"(俗称“三板”,2006年1月出现股份
报价系统后,民间改称为“老三板”)开张,证监会安排原两网市场的九家公司公众持有的股票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上市,供持有身份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自由开户入市买卖。依据证券法,公司法及国务院有关文件界定,原两网公司已被证监会认定为公众股份有限公司,与退市公司具有完全相同的法律性质,仅管当初"分娩"在不一个"妇产科医院"。
去年五月起,投资者不止一次向证监会讲解了这个观点,部份官员有了认识。相信最终能完全统一在法律概念基础上的。
问:老三板问题光听到非文件表态,未见实标政策性动作,证监会不可靠怎么办?
答:老三板投资者代表自2007年7月起,与证监会有过十多次座谈,今年三月华夏时报对二月二十七日上海座谈有准确的记录,我们通过上海监管局传递了这份报导。八个月来证监会对此记录没有表示异议,承认了老三板的问题和解决的框架思路,有法律意义,这一点应当看到。关于解决的进度和力度全在於投资者觉醒程度。
问:有没有更好办法推动老三板问题解决?
答:有,在法律框架内強力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方法与形式很多,除了座谈,还包括依法诉讼,依法申请油行与琴坐等等,全都取决于投资者觉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