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1跌破1元 达尔曼将成陕西首家退市公司
信息类别:行业动态 发布日期:2005-12-22 11:16:00
许宗林其人 出生于湖北黄陂,靠珠宝发家,长相白白胖胖,但言行举止并不文雅,属典型的土财主类型。在达尔曼,许宗林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一个人说了算。许宗林曾于2001年和2002年连续两年以6亿元的身价位列《福布斯》中国内地百富榜。 许宗林正是通过“业绩造假———骗取上市融资———编造项目———骗取贷款———再以项目之名转移资金———业绩造假……”的循环方式,不断地从股市及银行抽取资金。 1996年12月30日上市 开盘价:¥19.00 1997年4月23日 股价:¥51.70 2004年12月31日 股价:¥0.91 核心提示 达尔曼1996年上市,1997年其股票就曾创出51.70元的天价,在2000年以前一直是老牌的绩优股,公司一度稳居国内珠宝行业的龙头。但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公司经营突然急转直下,主营收入滑坡近30%,截至2004年6月末,公司亏损14.44亿元。到2004年12月30日,达尔曼股价更是跌破1元,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家“仙股”(股价低于1元的股票),31日收盘时股价仅0.91元。从2005年1月4日起,达尔曼被停盘,今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对其实施暂停交易。 达尔曼董事长许宗林造假独门秘诀 ■所选产品属冷门,工艺技术一般人难以知晓,不易识破,隐蔽性好; ■将小生产线的产品“做”大,将试制阶段的产品“做”强,将无生产线的产品“做”成; ■几种产品交错搭配,有的月份生产,有的月份不生产; ■虚假数据大大扩大,虚假程度令人震惊; ■与“伙伴”公司共同作假,将珠宝类产品销往跨行业的机械进出口公司,牟取利润,涉嫌骗税。 元月4日起,陕西上市公司达尔曼停盘;今日起,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对其实施暂停交易。2005年注定将是达尔曼告别中国A股市场的一年,而成为陕西首家退市公司。 上海证券交易所今日正式对其实施暂停交易,原因是未按规定披露2004年半年度报告。如果达尔曼两个月后还不能披露2004年半年度报告,将被终止上市。而实际上,账务已被查封,公司已不再经营,不可能再出报表,退市已成为必然。 逐渐滑向退市深渊的达尔曼,其多年的作假和虚构资产行为正曝光于天下。虽然法律对于造假者作出了惩戒,但是股民的损失、中国证券市场信誉的损失是无可挽回的。 隐瞒 投资项目大多虚假 在达尔曼从股市里取得募集资金时,根据规定必须提出对应的投资项目,而当达尔曼的事情败露后,众人才发现当初承诺的项目,多是虚假或者半拉子工程。 截至2003年12月31日,经过会计事务所审计发现,账面大约有3亿元的在建工程,审计人员却未发现在建工程的实物形态和形象进度,主要包括: (1)建工路的珠宝一条街项目。2003年支付了8227万元的工程预付款,却不见任何资料和影子。 (2)都江堰钻石加工中心项目。2002年支付了6000多万元的工程和设备预付款,也未见到该装饰工程和钻石加工设备。 (3)蓝田林木种苗项目及轻型基制项目。2000年支付了1950万元的设备预付款后,不见设备。 (4)西安富士达传感器项目。1999年与多家公司签订了合同并预付该设备款约5213万元,也不见设备。 (5)蓝田现代农业基地项目。1998年花费了约4328万元购买24栋温室大棚。其中,12栋温室大棚已交付使用并转入固定资产,另外12栋温室大棚只见有账面反应,但不见该设备。 (6)罗莎建材项目。上市公司投资了约1559万元,公司却没有产权资料以及相关文件,因此无法确认该项目的产权归属。 记者注意到,达尔曼所有的这些虚假信息,在对外的年报中却是反应到账面,投资者如果仅通过公司的公开资料,是不可能发现公司有作假行为的。这也正是达尔曼为何能够将违规问题隐瞒多年的原因。 圈钱 从股市募集近6亿元 许宗林创办的西安达尔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0月,公司股票于199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被海内外一时誉为“中华珠宝第一股”。 而在1996年达尔曼上市时,为感谢杨永明(西安市原体改委主任)对公司股票上市所做的工作,当年9月答应给杨永明内部职工股票2万股,并于1998年4月将2万股股票在黑市抛售,扣除本金后把获利的41万元交给了杨永明。 最后,因杨永明和陈国珍的受贿败露并被逮捕,达尔曼这笔不光彩的上市经历被曝光,但董事长许宗林并未因此而受到相应的处罚。 正是由于达尔曼使用各种手段,在上市的8年中,公司通过一次发行和两次配股,共从股市募集了近6亿元现金。至2003年末公司注册资金达28663.94万元,号称拥有资产已超过22亿。 转移 上亿资金流向海外 目前,达尔曼董事长许宗林已举家迁往加拿大定居,由于中国未能同加拿大签订引渡协议,因此许宗林正逍遥法外。 有媒体报道,在达尔曼作假时,与达尔曼发生业务往来的影子公司大致分为以托普森、海尔森为代表的“森”字系和以达福工贸等为代表的“达”字系,总数达30多个。这些公司的法人代表表面上看起来与达尔曼没任何关系,但仔细一查都是许宗林身边的人,可能是某个司机或资料室的工作人员,许宗林只需揣着这些印鉴,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轻松完成他的数字游戏了。 其中大部分的资金最后都汇聚流向一个方向———深圳。据推测,许宗林就是利用深圳的这几家公司,以设备采购等各种手段,将资金“洗”往海外。目前,涉嫌帮许宗林洗钱的关键人物,已被警方拘留,正在突击审讯中。 这似乎也从一个方面说明,许宗林掏空达尔曼是早有预谋的。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对于*ST达曼准确、真实的资产负债情况,谁也无法说清,有四五亿资金可能已通过深圳的地下钱庄“洗”往海外。 本报记者也曾看到一份资料显示,许宗林曾将上市公司1400万元转入其个人在证券公司的账户。而在2004年7月份,许宗林还从加拿大发回“严正声明”,声称自己“没拿过上市公司一分钱”。现在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许的话是弥天大谎。 败露 无法偿还利息而失控 此前记者从达尔曼一高层处获悉,因达尔曼无法偿还银行贷款利息,导致银行“逼债”,整个事态开始失控,在2003年年报中又部分被披露,最终整个作假事件开始被捅破。
据公开资料显示,西安市共有9家银行对达尔曼及其相关企业提供贷款和担保,数额高达12.79亿元。其中对达尔曼贷款为60226万元,关联企业贷款5985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垫款998.8万元,担保金额6840万元。此外,2003年公司涉及的7项诉讼事项约2亿多元。大部分均未按规定经过正常的决策程序,也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达尔曼还违规为控股股东西安翠宝首饰集团担保了3.5个亿。而许宗林早已将其持有达尔曼的股权质押给银行,用于银行贷款。 在达尔曼作假事件被暴露后,许宗林请了一位很有背景的人士单巨仁任公司总经理。虽然在2004年6月份公司还召开过一次银企会,要求银行暂停“逼债”,但最终因没有还款计划而流产,单巨仁上任后一个月也离开了达尔曼。 也许,正是许宗林看到了达尔曼危机的来临,2004年1月在翠宝度假山庄的年终公司高层晚餐会上大哭,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回国。随后,达尔曼的总经理高芳也消失在投资者的视野中,据说去了美国。 兴衰 股价从51元跌至0.91元 1996年达尔曼上市后,股价还有过几次行情,股价最高时是1997年4月,因每10股送10股的题材,股价最高冲到51.7元。1998年又在每10股送5股的题材下股价最高冲至47元,从此之后达尔曼就没有什么表现了。 2001年2月达尔曼实现了最后一次配股,融到资金达2.7亿元,但由于账面业绩开始下滑,股价节节下跌。 2004年4月,因被披露2003年出现亏损和违规事件,股价从6.5元连续跌至1.72元;同年6月证监会对达尔曼进行立案调查。 2004年9月达尔曼因无法披露中报而被强行暂停交易。直到11月才开始强制恢复上市,并将名称变为“*ST达曼”。 2004年12月30日,达尔曼股价跌破1元,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家“仙股”(股价低于1元的股票);31日收盘时股价仅0.91元。 2005年开年以后,达尔曼就没能再交易了。同时上交所也作出了从今日开始停止其交易的决定。 在两个月后,达尔曼如果不能如期披露中报,将被停止上市进入三板市场。也将成为我省首家退市公司。 崩溃 达尔曼已名存实亡 当达尔曼作假被彻底曝光和调查后,公司董事会以自查的形式披露,截至2004年6月末,公司亏损14.44亿元,每股收益为-5.04元,股东权益为-3.47亿元,每股净资产也相应由2003年底的4.08元降至-1.21元。巨额亏损主要原因是当初用存单抵押的贷款全部被银行抵偿贷款,而且公司所有的资产都被冻结。
据记者了解,其实达尔曼的中报早已审计完毕,由于达尔曼的所有资产被冻结,而且银行账户被查封,因此没有了持续经营的能力,在中期报表中无法预测未来的经营,导致报表无法披露。 目前达尔曼在西安和外地的几处地产已经被法院拍卖,以偿还银行贷款,其中包括西高新达尔曼的总部。东郊的达尔曼大厦因用于质押贷款,早已被查封。 昨日,记者获悉达尔曼的职工已经从拍卖的房产中,获得了共约1000万元的离职补偿金。
近期证监会对于达尔曼和其管理层的处罚也将会公布。而这些也许仅仅能安慰受伤的股民,没有了总部和已是负资产的达尔曼,还拿什么回报他的投资者呢? 玩石起家的许宗林,通过玉石实现了“辉煌”。不知道现在身处异邦的许,何时会受到应有的惩罚?(侯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