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评论员 兰恒敏
《山海经》载,有一种怪物叫饕餮,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就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且不排泄,最后被撑死了。
当前的创业板有点像饕餮。从2010年10月创业板正式开设到现在,已经有159只股票上市,筹资1200多亿元,总市值7500 多亿元。有一家退市吗?没有。
但当初可不是这样说的。当初说创业板风险很大,创业板股票如果上市后表现比较差,可以不必警示直接退市。管理层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极为到位:又是开讲座,又是发放“风险提示”的小本本,还要求进入“赌场”的小散签“生死状”——我了解创业板的风险;我在创业板市场赔了钱只怪自己。
结果呢?去年一年相信创业板有风险,只炒主板蓝筹大盘股而不碰创业板的,都吃了大亏;拼死吃河豚勇炒创业板的都赚了大钱。上哪儿说理去!
在中国投资一定要懂得“人情世故”。刚开设创业板时,管理层虽然也强调创业板有风险,但更关心创业板能否被市场接受,能否有足够的人气和热度。所以,当时即使出现一点疯炒,管理层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心下窃喜。但当创业板股票增加到近160只,市盈率超过大盘蓝筹股几倍,风险急剧增大的时候,管理层就会真正关注创业板的风险了。因为再不清理整顿,把创业板搞臭了,投资者不参与,上哪筹资去?这不符合长远利益。
当前重大的风险信号有两个。一是市场方面,7日安居宝(300155)上市即跌破发行价,而安居宝的中签率为1.38%。畸高的发行市盈率和投资者对创业板的盲目狂热追捧,是创业板的客观市场风险。二是政策方面,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8日表示,今后要建立适应创业板特点,便捷、高效的融资机制,积极探索创业板公司退市制度,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积极探索创业板公司退市制度”,这是对创业板发出的明确无误的整顿信号。它表明,在创业板股票积累到足够多的数量之后,优胜劣汰工作已经被管理层纳入政策考虑范围之内,创业板鸡犬升天的局面将很难继续下去。但是优胜劣汰究竟何时开始,进行到多大程度,就难说了。因为“积极探索”比较模糊,谁知道管理层需要探索一两个月还是一两年呢?这是管理层为自己留的“退身步”。
起初过分认真相信了创业板的“风险”是错误,现在因创业板只涨不跌而漠视了管理层的警告也会犯错误。有一点不会错误:超出常理的事情不可能持久;虚火过后是冷静,创业板总有价值回归的一天。可悲的是,几乎每一个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人,都确信自己在享受市场回报的同时,能够及时逃脱市场的惩罚,结果却一再被市场惩罚。拿创业板来说,未来赔得最惨的人,很可能是现在在创业板上赚得最多的人。
风险光说没用,只有切实承受过风险的人才会敬畏风险。创业板的健康发展需要以牺牲一批投资者为代价。要避免自己“被牺牲”,方法只有一个:在创业板成为真正的有价值投资场所之前,只“围观”,不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