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国家财经周刊提及老三板
wangqiaolian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31373
精华: 13
发帖: 236
在线时间: 667(时)
注册时间: 2010-01-24
最后登录: 2016-10-27
楼主  发表于: 2011-04-19   

国家财经周刊提及老三板

管理提醒: 本帖被 boleliu 设置为精华(2011-04-19)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110418/09589706803.shtml

国家财经周刊刊登了“国际板加速度:不图虚名 一定要与国家利益对接”一文
提到:

有不愿具名的市场人士指出,国内的市场制度基础并不完善,监管能力也十分有限,因此推出国际板的市场条件并不成熟,不能仅仅因为部门或者集团的利益,而冒然推进。

  这位人士指出,目前国内市场上,老三板、B股问题悬之已久,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其中老三板“关住”了100多万投资者,十几年来,亏损累累;B股市场也早已经丧失了融资功能。这些,都是国际板设计和推出过程中,值得吸取的经验与教训。

管理层的监管能力十分有限,的确,由于监管能力“十分有限”,自2001年起,一共有56只股票进入了老三板

那么监管能力“十分有限”给数百万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造成数千亿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有人承担吗

没有!!!更让投资者难以接受的是,至今老三板的监管依然没有回归证监会

至今管理层仍未出台有效举措来纠正监管能力十分有限的错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成为一句空话

在构筑公平公正和谐的资本市场的大背景下,居然没有出台有效政策来纠正老三板的错误,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最大笑柄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xgr 威望 +10 2011-04-19 支持!
隐藏评分记录
香水百合 离线
级别: 验证期
UID: 72956
精华: 0
发帖: 5
在线时间: 21(时)
注册时间: 2011-02-25
最后登录: 2012-01-29
沙发  发表于: 2011-04-19   
说得好,旧问题都没解决,凭啥又上国际板。要我说老三板没解决,就永远不能上新三板,国际板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冤假错案 威望 +9 2011-04-19 “我”字后面少个“们”字,只能给加九分。
隐藏评分记录
长期投资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49
精华: 12
发帖: 3974
在线时间: 7489(时)
注册时间: 2006-12-18
最后登录: 2011-09-27
板凳  发表于: 2011-04-19   
wangqiaolian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31373
精华: 13
发帖: 236
在线时间: 667(时)
注册时间: 2010-01-24
最后登录: 2016-10-27
地板  发表于: 2011-04-19   
我的好贴为何没设为精华呢,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冤假错案 威望 +10 2011-04-19 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在这儿我只能加分!
隐藏评分记录
xgr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62
精华: 43
发帖: 2920
在线时间: 8580(时)
注册时间: 2006-12-21
最后登录: 2015-12-31
4楼  发表于: 2011-04-19   
感谢这位不愿具名的市场人士。说出我们的心声。
那什么拯救你,老三板。其实不是拯救老三板,是拯救千百万深受其害的投资者。
三板市场风云:http://blog.eastday.com/xuguorong
xgr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62
精华: 43
发帖: 2920
在线时间: 8580(时)
注册时间: 2006-12-21
最后登录: 2015-12-31
5楼  发表于: 2011-04-19   
国际板加速度:不图虚名 一定要与国家利益对接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8日 09:58  国家财经周刊
  多位学者与市场人士表示,设立国际板的最终目的一定要与国家利益对接,不能只停留在虚名上,也不能只考虑部门利益而忽略全局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曲瑞雪

  酝酿之中的国际板,再度出现加速预热之势。

  中国人民银行4月8日发布了上海总部组织撰写的《2010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报告在列举今年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时,再次提到股票市场的国际板等对外开放建设将稳步推进。

  此前的全国“两会”期间,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专栏)表示,国际板会遵照市场运行规律逐步推出,国际板也是证监会2011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上海交易所理事长耿亮也在同期透露,上交所正在积极准备国际板的发行办法、交易规则、上市规则和结算规则等四个法规,技术准备也大部告罄。此即意味着,在获得更高层面同意后,国际板可随时推出。

  从管理层来看,国际板已箭在弦上,这恰与民间的态度形成鼎立之势。近期,多位学者与市场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并不是相关规则完成、技术准备到位,以及局部条件具备后,就可以立即推出国际板。

  MG金融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从B股市场到创业板市场,教训已经很多。我们推出了很多与国际上名称、形式相同的东西,但内涵、效率以及结果却相去甚远。现在面对国际板,相关部门一定要冷静应对,充分考虑设立国际板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一定要跟国家利益对接起来,不能只停留在虚名上,也不能只考虑部门利益而忽略全局。

  一年之前,管理层相继推出了融资融券股指期货业务,市场几无争议之声。此时,国际板即将推出之际,市场却颇多争议,这是因为国际板的成败,完全超出了资本市场的承载力。

  轻重之辩

  “国际板”这一概念,最早于2007年4月上交所创新实验室提交的《市场质量报告》中提出,2008年才真正纳入决策层视野。

  国际板概念提出三年,而今天国际板的推出似乎已近在眼前。据外媒信息,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章肖明年初在境外一个论坛上透露,已有许多企业就如何在沪上市问题与中金公司进行接触。

  市场人士指出,对现实的国家经济利益的影响,应该是国际板推出的最大考量。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欧美、香港、日本等海外交易所一直在向国内的优质企业发出上市邀请。而且从结果上看,国内企业赴海外上市也未对其市场造成负面影响。国人应“心态开放”,与之礼尚往来。

  但海外市场之所以积极吸引国内企业上市,最关键的原因是,其资本市场证券化程度高,上市资源已非常匮乏。

  近几年愈演愈烈的全球交易所并购潮,已经将这一问题反映得淋漓尽致——各大老牌交易所因为上市资源枯竭而面临激烈竞争,合并成为整合资源、降低成本的必由之路。

  相比之下,尚处于严格管制之下中国的资本市场不仅不需为上市资源匮乏发愁,反而是中国股市根本无法满足符合上市条件企业的上市融资需求。

  4月8日,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布的报告显示,眼下国内的“上市名额”仍然属于比较稀缺的资源。

  而上市名额的背后,是绝大多数企业难以通过上市这一直接融资途径来获取经营发展所需资金。

  而一般情况下,能够在A股上市的境外国际化集团企业,其上市融资规模至少以10亿美元计。这种资金规模将能够同时满足上百家,甚至数百家国内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中小板上市。

  在债券市场孱弱的情况下,IPO上市仍是国内企业最主要的直接融资方式。股市融资功能落后,直接导致国内企业直接融资比重低下。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微博 专栏)指出,长期以来美国的直接融资占比在80%~90%的水平。而日本、德国的直接融资比重在2009年就已经分别达到了50%、57%。

  “相比之下,我国股市还远没有达到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我国企业的证券化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天相投顾首席策略分析师仇彦英(微博 专栏)指出,在国内资本市场要满足国内企业的融资需求尚且乏力的情况下,谈论推出国际板,有点不着边际。

  仇彦英指出,未来随着国内资本市场逐渐成熟、稳健,经济已经无法满足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的时候,其他配套的法律法规也都得以完善了,再让一些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企业在A股上市也不迟。

  监管风险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得的一份证监会内部文件显示,监管层将采用试点方式稳步推进国际板建设。此外,境外公司募集的资金依照有关规定可以考虑允许其在中国境内使用,也可以在境外使用。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国内资本市场的规则和制度基础很难说已经做好了国际板的准备。在监管能力有限、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推出国际板必须充分考虑“国际板”的监管风险。

  反观中国创业板,可谓十年磨一剑。在创业板推出前,市场无不对其寄予厚望。但推出后,该板块因“三高”现象严重、业绩变脸惊人以及退市制度至今欠缺,而饱受市场质疑。相比之下,国际板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其中风险更难预期。

  市场人士苏培科指出,要让境外企业进来,首先看看我们的游戏规则和市场基础制度有没有国际化,有没有去掉不恰当的“特色”和所谓的“国情”,有没有褪掉“政策市”的烙印。

  “虽然我们的高楼大厦等硬件没有问题,但是我们的软件呢?”苏培科表示,首先是国内投资者的素质,然后是我们的监管能力,包括我们的保荐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还有市场里对资本文化的尊重,对契约精神的理解等,都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仅是我们的市场里的违规造假行为太多,就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在海外市场监管中,法制是常态的思维本能。以海外通行的集体诉讼制度为例,海外交易所上市企业受到的是多方的严格监管。近年来,多家中国企业因为不适应海外资本市场环境,而动辄遭遇集体诉讼、受到巨额罚款。

  而国内资本市场的监管完全依靠金融监管部门。分析人士认为,仅靠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远远不够,但国内又不具备海外市场通用的集体诉讼制度。如果国际板不能够建立起集体诉讼制度,境内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将很难得到有效保护。

  此外,国际板对于监管部门的国际监管能力也是一种挑战。

  “我们看到,很多典型案例恰恰是发生在这些国际型大企业上,譬如安然、世通、安达信、施乐等。一旦这些企业出现治理结构问题,我们该如何监管呢?这些问题都要先想清楚。”仇彦英说。

  估值冲击

  如何实现“国际板”与主板市场之间的合理联动,一直是国际证券市场面临的一道难题。

  资深市场人士马红漫曾指出,在这个问题上,日本的前车之鉴应当引起足够重视。上世纪80年代,日本曾在证券市场开设国际板。1991年高峰期时有多达131家海外大型企业在东交所上市。但随之而来的经济泡沫破灭,让日本经济深陷停滞和衰退的痛苦之中,投资者对外资企业的投资热度骤降。国际板股票交易十分沉闷,股价长期低迷,而维持在东京上市交易的成本很高,于是这些企业纷纷申请退市。

  至2003年底,东京国际板只剩32家挂牌公司。2004年4月,东京证券交易所宣布,将彻底改革外国公司在该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制度,取消外国部,对外国上市公司与国内上市公司一视同仁,以促进更多外国公司在该交易所上市交易。日本国际板由此黯然收场。  

  马红漫表示,目前A股市场与日本开设“国际板”之初的情形十分类似。国际板的估值水平极有可能有别于A股市场,而更多受制于海外市场的估值规则。由此可能导致两个结果:或者国际板成交低迷、融资受挫;或者对A股市场行情走势形成制约,A股高估值体系崩溃,国内企业融资步伐陷于停滞。

  中信证券(14.21,-0.58,-3.92%)研究部执行总经理于军指出,境外公司进入中国A股市场,热钱是否会借助估值体系存在的差异,通过境外做空打压,从而冲击A股估值中枢,应当谨慎对待。

  从估值体系来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比较慢,相对应的现象是上市公司估值比较低,而中国经济增长比较快,随之上市公司估值也比较高。“如果大批境外公司来A股上市,估值体系难以对接,估值不一,对A股估值中枢有冲击,肯定会出问题。”于军表示。  

  利益与立场

  据业内人士分析,国际板的推出之所以会显得如此紧迫,主要是市场中有三方面起到主要的作用。

  首先是来自上海市政府和上交所。上海要打造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有一个国际化的板块,以及这一板块中各种国际化的元素,包括国际投资者、国际投行,包括一系列的战略投资者,尤其是需要一个国际化的市场。

  而上交所自农业银行(2.91,-0.07,-2.35%)挂牌上市之后,“大蓝筹“上市资源明显匮乏,一度与深交所争抢上市资源。因此寻求境外企业作为上市资源,可以从中收管理费、上市费等各种费用,加之金融创新指标需要等,显然都符合上交所利益。

  其次,境外企业上市,券商投行部门是最大受益者之一,可以做承销、保荐业务,因此对此非常积极。

  此前有媒体透露,中金公司、中信证券、银河证券、中银国际等老牌券商很早就开始为国际板做准备,并且相继成立了国际板工作小组,负责联系有意登陆国际板的港股上市公司。

  而这其中,中金公司一直是倡导尽快推出国际板的最强主力。中金公司董事长李剑阁(专栏)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近两年的两会期间一致大力呼吁尽快推出国际板。

  作为中国最大的投行、拥有国际业务及大项目发行经验的中金公司,将是国际板推出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无疑将会在未来国际板业务中占据极大优势。据中金人士透露,包括中移动、汇丰等大型公司相继与中金公司等老牌投行达成合作意向。

  第三,则是希望登陆中国股市的境外大型企业集团以及内地红筹公司。

  有不愿具名的市场人士指出,国内的市场制度基础并不完善,监管能力也十分有限,因此推出国际板的市场条件并不成熟,不能仅仅因为部门或者集团的利益,而冒然推进。

  这位人士指出,目前国内市场上,老三板、B股问题悬之已久,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其中老三板“关住”了100多万投资者,十几年来,亏损累累;B股市场也早已经丧失了融资功能。这些,都是国际板设计和推出过程中,值得吸取的经验与教训。

三板市场风云:http://blog.eastday.com/xuguorong
冤假错案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33622
精华: 79
发帖: 5821
在线时间: 4469(时)
注册时间: 2010-03-01
最后登录: 2015-09-08
6楼  发表于: 2011-04-19   
引用
引用第1楼香水百合于2011-04-19 15:02发表的  :
说得好,旧问题都没解决,凭啥又上国际板。要我说老三板没解决,就永远不能上新三板,国际板

代表所有的冤民苦民投资者
空前绝后,蒙冤受难的仅存八只两网冤股板块,是股市里最袖珍的板块!受难十三年以来,收益最多最大的准是那些经常做短线做波段的,但最后等出台平反转板补偿政策时,踏空的也准都是那些技术派的高人!因为他们尝过甜头儿!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凡人都不可避免!你是凡人吗?其实回首若干年以来,两网退市,忽左忽右,高抛低吸,买进卖出做波段的都是高手高人,但在小草论坛,你要总是被大家察觉和发现,你可能就做的不够高尚了!小草论坛就像社会上一样,有饱汉也有饿鬼。其实很好分辨,饱汉底气足,饿鬼饿狠狠!看到谁都想咬一口,像疯狗一样!你是饱汉还是饿鬼?(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本帖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任何人据此信息买卖风险自负)
冤假错案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33622
精华: 79
发帖: 5821
在线时间: 4469(时)
注册时间: 2010-03-01
最后登录: 2015-09-08
7楼  发表于: 2011-04-19   
在构筑公平公正和谐的资本市场的大背景下,居然没有出台有效政策来纠正老三板的错误,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最大笑柄
空前绝后,蒙冤受难的仅存八只两网冤股板块,是股市里最袖珍的板块!受难十三年以来,收益最多最大的准是那些经常做短线做波段的,但最后等出台平反转板补偿政策时,踏空的也准都是那些技术派的高人!因为他们尝过甜头儿!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凡人都不可避免!你是凡人吗?其实回首若干年以来,两网退市,忽左忽右,高抛低吸,买进卖出做波段的都是高手高人,但在小草论坛,你要总是被大家察觉和发现,你可能就做的不够高尚了!小草论坛就像社会上一样,有饱汉也有饿鬼。其实很好分辨,饱汉底气足,饿鬼饿狠狠!看到谁都想咬一口,像疯狗一样!你是饱汉还是饿鬼?(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本帖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任何人据此信息买卖风险自负)
级别: 验证期
UID: 75181
精华: 0
发帖: 3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11-03-17
最后登录: 2011-04-29
8楼  发表于: 2011-04-19   
说得好,旧问题都没解决,凭啥又上国际板。要我说老三板没解决,就永远不能上新三板,国际板
stmhq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110
精华: 1
发帖: 203
在线时间: 1610(时)
注册时间: 2006-12-14
最后登录: 2014-04-20
9楼  发表于: 2011-04-19   
增加了不少内容
冤假错案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33622
精华: 79
发帖: 5821
在线时间: 4469(时)
注册时间: 2010-03-01
最后登录: 2015-09-08
10楼  发表于: 2011-04-19   
引用
引用第3楼wangqiaolian于2011-04-19 15:06发表的  :
我的好贴为何没设为精华呢,

灯标以东归67师管灯标以西归68师管
空前绝后,蒙冤受难的仅存八只两网冤股板块,是股市里最袖珍的板块!受难十三年以来,收益最多最大的准是那些经常做短线做波段的,但最后等出台平反转板补偿政策时,踏空的也准都是那些技术派的高人!因为他们尝过甜头儿!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凡人都不可避免!你是凡人吗?其实回首若干年以来,两网退市,忽左忽右,高抛低吸,买进卖出做波段的都是高手高人,但在小草论坛,你要总是被大家察觉和发现,你可能就做的不够高尚了!小草论坛就像社会上一样,有饱汉也有饿鬼。其实很好分辨,饱汉底气足,饿鬼饿狠狠!看到谁都想咬一口,像疯狗一样!你是饱汉还是饿鬼?(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本帖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任何人据此信息买卖风险自负)
股海一舟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20440
精华: 0
发帖: 207
在线时间: 416(时)
注册时间: 2009-08-02
最后登录: 2015-02-03
11楼  发表于: 2011-04-19   
旧问题都没解决,凭啥又上国际板。
股海一舟
叮咚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2078
精华: 5
发帖: 1204
在线时间: 2547(时)
注册时间: 2009-09-03
最后登录: 2015-02-03
12楼  发表于: 2011-04-19   
引用
引用楼主wangqiaolian于2011-04-19 08:08发表的 国家财经周刊提及老三板 :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110418/09589706803.shtml

国家财经周刊刊登了“国际板加速度:不图虚名 一定要与国家利益对接”一文
提到:

.......

谢谢  楼主

高兴看到  有良心的  说出了我们苦民心里话   字字是真

老三板关住100万投资者    问题没有解决   就不能继续高新三板   国际版!!!
流浪人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25266
精华: 4
发帖: 271
在线时间: 2741(时)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14-03-16
13楼  发表于: 2011-04-19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14楼  发表于: 2011-04-19   
http://38888.uueasy.com/read-htm-tid-68942.html

本国的都监管不了,如何监管住外国的?

依据非流通低价发行的大股东掏空公司亏损程度的大小约束溢价发行的流通股东的交易方式以打压股价降低股改对价形成的大股东愿意还钱就还钱不愿意还钱就不还钱的也就不归证监会监管了的绝版

本国的都监管不了,如何监管住外国的?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掏空也就不归证监会监管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6/201104/227767.html

在老三板投资者看来,进入到老三板的公司,无论是退市来的还是从两网系统转来,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地步,都与证券市场早年的政策变动等有关,并非投资者单方面失误造成的。因此多年来他们一直在坚持与监管层沟通交流,希望监管层能出台相应政策,帮助老三板公司和投资者摆脱困境。

有投资者指出,早期的中国证券市场在为国企解困服务的方针政策下,使股市成了“圈钱”的工具,计划审批制下的许多上市公司,通过包装后将劣质资产的市场成本不断转嫁给公众股东。公司上市之后,大股东又大量挪用公司资金,普遍非法侵占公司财产,违法强制为其担保,粗暴干涉公司经营,这才是上市公司退市的根本原因。

也有投资者表示,退市政策并没有达到鞭策落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并没有警醒并惩罚经营失败的上市公司及其背后操控的大股东,却直接伤害了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成为面最广、伤最深的受害者。

据统计,三板市场投资者共有176万人,所有公司中被大股东侵占和违规担保的资金合计约253亿元。

[ 此帖被大林在2011-04-20 08:58重新编辑 ]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15楼  发表于: 2011-04-19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110418/09589706803.shtml
国际板加速度:不图虚名 一定要与国家利益对接
2011年04月18日 09:58  国家财经周刊
  多位学者与市场人士表示,设立国际板的最终目的一定要与国家利益对接,不能只停留在虚名上,也不能只考虑部门利益而忽略全局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曲瑞雪
........................

这位人士指出,目前国内市场上,老三板、B股问题悬之已久,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其中老三板“关住”了100多万投资者,十几年来,亏损累累;B股市场也早已经丧失了融资功能。这些,都是国际板设计和推出过程中,值得吸取的经验与教训。

xiaocaobeihei
张工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0349
精华: 36
发帖: 829
在线时间: 647(时)
注册时间: 2009-07-31
最后登录: 2018-01-30
16楼  发表于: 2011-04-19   
http://38888.uueasy.com/read-htm-tid-68942.html

有点效果

曲瑞雪同志:
衷心感谢您为老三板投资者和老三板公司发出強有力呼声。
。。。。。。
现呈寄上,仅供您参考,期望您继续关注三板,直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

谨致敬意

                              上海  XXX                            
                              手机  
                              20101030
[ 此帖被张工在2011-04-19 19:12重新编辑 ]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xgr 威望 +10 2011-04-20 支持!
隐藏评分记录
(本帖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任何人据此信息买卖风险自负)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17楼  发表于: 2011-04-19   
*****:外储真相惊现——非最大外汇储备国而或成为最大负债国


今年两会期间,*****向外储局提出一个问题:中国近年以来外汇储备增长异常,不可能全部来自对外贸易顺差。要求外储局披露有关数据。4月1日,外管局终于披露了一批关于中国外汇储备的重要数据。
那么,增长过快的巨额对外储备真正来源究竟在哪里?以下这篇分析,给出了较为接近真相的谜底——在中国约2.4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中,大约有1万亿美元是外国在华企业的直接投资(FDI)。必须指出:投资是一种债务关系。
这些境外投资按照约18%的回报率获得快速增长,并且随人民币每年平均约7%的升值率而自动快速增值。
按照目前的国际投资头寸表,2009年中国对外资产净头寸约为1.8万亿美元,这其中FDI按历史成本法评估约为1万亿美元,但如果按照FDI资产及其利润的当前市值评估,则已经增长为2.8万亿美元。这笔巨款,随时可以撤离中国。
那么,再加上外储局已经承认的入境热钱约3000亿美元,以及中国已经出借给美国的1.9万亿美元————虽然中国名义上还是最大外汇美元储备拥有国,但实际上中国手中拥有可以支配的外汇储备却是负数。
一方面中国是一个持有巨额美债、欧债的当今世界上最大债权国家,但另一方面中国外储却是負值也是世界最大的债务国。


外汇局终于披露:
FDI留存利润至少万亿
可随时撤离中国

作为本文最后,我们想问的是,如果通过FDI的市值评估,扭转了对中国对外净债权国的认识,会给市场带来多大的冲击,会给中国对自身经济的评估带来什么改变?
  
  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还牵扯到一个目前热议的政策话题。目前中国正在热议创建国际板,并试图允许更多外商在中国的公司直接上市。如果国际板最终成行,这将是FDI在中国获得高溢价的最佳市场,FDI的市值也将获得清晰评估。
  
  可问题在于,有没有计算过,如果FDI在中国国际收支的计算体系里,从1万亿美元,进行资本市场溢价,放大到2万亿美元、3万亿美元或5万亿美元,乃至更高,中国的对外投资头寸表、国家资产负债表、央行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评估,会是怎样的改变?
苦民 离线
级别: 金牌会员
UID: 2186
精华: 0
发帖: 256
在线时间: 161(时)
注册时间: 2007-04-13
最后登录: 2019-03-09
18楼  发表于: 2011-04-19   
这位人士指出,目前国内市场上,老三板、B股问题悬之已久,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其中老三板“关住”了100多万投资者,十几年来,亏损累累;B股市场也早已经丧失了融资功能。这些,都是国际板设计和推出过程中,值得吸取的经验与教训。

管理层的监管能力十分有限,的确,由于监管能力“十分有限”,自2001年起,一共有56只股票进入了老三板

那么监管能力“十分有限”给数百万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造成数千亿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有人承担吗

没有!!!更让投资者难以接受的是,至今老三板的监管依然没有回归证监会

至今管理层仍未出台有效举措来纠正监管能力十分有限的错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成为一句空话

在构筑公平公正和谐的资本市场的大背景下,居然没有出台有效政策来纠正老三板的错误,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最大笑柄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19楼  发表于: 2011-04-19   
皮海洲:推国际板抑泡沫有待商榷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8日 09:56  京华时报
  全国政协委员、中金公司董事长李剑阁日前在向两会提交的一份提案中表示:应该加快推动国际板早日推出,增强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分散国内投资者的风险,为抑制股市泡沫、释放流动性过多的压力创造条件。

  是否推出国际板是2010年中国股市最大的哥德巴赫猜想。不过,就李剑阁委员的提案来说,有几处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中国股市的泡沫是否大到了需要抑制的地步?从李剑阁委员的提案来看,之所以要推出国际板,目的之一是为了抑制股市泡沫,释放流动性过多的压力。但事实并非如此。3月3日,即李剑阁委员提交提案的当天,沪市的平均市盈率水平为27.29倍,对于一个经济高度发展的新兴市场来说,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区域。即便目前中国股市有泡沫,那也是局部的,总体估值水平基本是合理的。

  其次,即便中国股市的泡沫达到了需要抑制的地步,监管部门也完全可以通过加快大小非减持,加快国企、民营企业新股发行上市来抑制。毕竟中国股市还有大量的大小非没有减持,还有大量的国企、民营企业等着上市融资。

  其三,目前推出国际板的条件并不成熟。除了大量的国企、民营企业都在等待上市,没有必要让外企来与国内企业争夺资金、争夺市场之外,国内股市本身不成熟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让外企来新股发行市盈率畸高的A股高价发行,无疑是鼓励外企“抢钱”,损害国内投资者利益。

  李剑阁委员是中金公司董事长,中金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投行。如果推出国际板,中金公司是最重要的受益者之一。根据李剑阁委员的介绍,中金公司正在接触国际板重要客户。因此,不能不让人怀疑,李剑阁委员的国际板提案是在为中金公司谋私利。

  □皮海洲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20楼  发表于: 2011-04-19   
在海外市场监管中,法制是常态的思维本能。海外通行的集体诉讼制度为例,海外

交易所上市企业受到的是多方的严格监管。近年来,多家中国企业因为不适应海外资

本市场环境,而动辄遭遇集体诉讼、受到巨额罚款。

  而国内资本市场的监管完全依靠金融监管部门。分析人士认为,仅靠金融监管部


门监管远远不够,但国内又不具备海外市场通用的集体诉讼制度。如果国际板不能够

建立起集体诉讼制度,境内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将很难得到有效保护。


级别: 总版主
UID: 6869
精华: 23
发帖: 617
在线时间: 1154(时)
注册时间: 2007-07-13
最后登录: 2016-07-17
21楼  发表于: 2011-04-20   
回 5楼(xgr) 的帖子
老三板问题应该先解决,然后再上新三板。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22楼  发表于: 2011-04-20   
呵呵难怪久拖不解决老三板。。。。。。
xgr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62
精华: 43
发帖: 2920
在线时间: 8580(时)
注册时间: 2006-12-21
最后登录: 2015-12-31
23楼  发表于: 2011-04-20   
管理层的监管能力十分有限.
我们总要求一个病人给三板治疗,结果可想而知.
三板市场风云:http://blog.eastday.com/xuguorong
xgr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62
精华: 43
发帖: 2920
在线时间: 8580(时)
注册时间: 2006-12-21
最后登录: 2015-12-31
24楼  发表于: 2011-04-20   
写此文章的人应该有点分量.敢于批评上海政府,批评证监会.
三板市场风云:http://blog.eastday.com/xuguorong
白正腐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UID: 5306
精华: 0
发帖: 2485
在线时间: 5316(时)
注册时间: 2007-06-04
最后登录: 2020-09-26
25楼  发表于: 2011-04-20   
说得好,旧问题都没解决,凭啥又上国际板。要我说老三板没解决,就永远不能上新三板,国际板
两网难民恨贪官(白正腐)
白正腐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UID: 5306
精华: 0
发帖: 2485
在线时间: 5316(时)
注册时间: 2007-06-04
最后登录: 2020-09-26
26楼  发表于: 2011-04-20   
白正腐最狠“政府腐败”,两网问题一直不能解决就是铁证
两网难民恨贪官(白正腐)
tjnk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5571
精华: 45
发帖: 4539
在线时间: 6971(时)
注册时间: 2009-01-08
最后登录: 2017-09-03
27楼  发表于: 2011-04-20   
说得好,旧问题都没解决,凭啥又上国际板。要我说老三板没解决,就永远不能上新三板,国际板
不补偿两网人,中国证券市场就不如赌场。
xhldtc 离线
级别: 新手上路
UID: 7676
精华: 0
发帖: 3
在线时间: 111(时)
注册时间: 2007-09-02
最后登录: 2011-09-30
28楼  发表于: 2011-04-20   
老三版问题没解决好  上什么国际版啊!
添烦 离线
级别: 新手上路
UID: 13012
精华: 0
发帖: 16
在线时间: 4(时)
注册时间: 2007-12-15
最后登录: 2013-04-03
29楼  发表于: 2011-04-21   
股市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