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登录
用户名
Email
密 码
安全问题
无安全问题
我爸爸的出生地
我妈妈的出生地
我的小学校名
我的中学校名
我最喜欢的运动
我最喜欢的歌曲
我最喜欢的电影
我最喜欢的颜色
自定义问题
您的答案
找回密码
高级
我的快捷通道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下拉
注册
用户名
Email
安全问题
无安全问题
我爸爸的出生地
我妈妈的出生地
我的小学校名
我的中学校名
我最喜欢的运动
我最喜欢的歌曲
我最喜欢的电影
我最喜欢的颜色
自定义问题
您的答案
■green
■orange
■wind
■red
■purple
金田A/金田B 400016/420016
信联 400042
长兴 400043
大菲 400046
花雕 400049
龙科 400048
隐藏
快速浏览
三板综合论坛
综合信息
维权信息
政策法规
学术研讨
老三板研究中心
第二板块
高手论市
荐股擂台
特区版块
挚友书斋
新三板/区域市场
两网历史遗留问题个股论坛
834019 大自然
400002长白
400005海国实
400006京中兴
400007华凯
400009广建
400010鹫峰
400013港岳
主板退市个股论坛
水仙A/水仙B 400008/420008
中浩A/中浩B 400011/420011
粤金曼 400012
金田A/金田B 400016/420016
国嘉 400017
银化 400018
九州 400019
五环 400020
华夏(鞍一工) 400021
海洋 400022
南洋 400023
宏业 400025
中侨 400026
生态 400027
金马(鑫光) 400028
汇集 400029
北科 400030
鞍合成 400031
石化A/石化B 400032/420032
斯达 400033
比特 400035
天创(环保) 400036
达尔曼 400037
汇绿 400038
华圣 400039
中川 400040
数码 400041
信联 400042
长兴 400043
哈慈 400044
猴王 400045
大菲 400046
龙科 400048
花雕 400049
龙涤 400050
精密 400051
龙昌 400052
佳纸 400053
托普 400054
国瓷 400055
金荔 400056
联谊 400057
创智 400059
高能 400060
长油 400061
二重 400062
国恒 400064
大洋B/本实B/武锅B 420047/420058/420063
休闲论坛
休闲娱乐
你顶我顶大家顶!
证券软件
电脑软件
»
休闲娱乐
»
一对老幽默—周有光与张允和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 帖
主题 : 一对老幽默—周有光与张允和
使用道具┊
复制链接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atmgzy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2169
精华:
7
发帖:
646
在线时间: 1763(时)
注册时间:
2007-11-12
最后登录:
2018-01-16
楼主
发表于: 2011-04-20
正序阅读
┊
只看楼主
┊
小
中
大
一对老幽默—周有光与张允和
周有光(1906——),张允和(1909——2002)伉俪合出了本散文集《多情人不老》。其书名取自张允和赠 俞平伯 夫人的诗句“人得多情人不老,到老情更好”。书名很值得玩味,既可读成“多情人,不老”,也可念做为“多情,人不老”。反正一“情”定性,以情为本。
作者夫妇都是文化名人,奈何,他们所从事的专业过冷,知名度仅高在圈内。现“普及”一下:周有光,著名学者,汉语拼音创始人之一。早年学经济的,跑过纽约、伦敦大码头,后因他对语言文字造诣深,“副业”比主业还令人刮目,遂奉命改行,专事语言文字研究工作。有大著《汉字改革概论》等二十余部。曾任全国政协教育组副组长,为“满园”桃李而躬耕。他大脑袋,前额广袤、光亮,一片不毛之地。牙齿是原装,但吃西瓜非但要吐渣滓,还须剔牙。耳朵不灵,助听器随身带,张嘴必须戴起来。其太太张允和名门之后,淮军名将张树声的孙女,民国教育家张冀牖(吉友)的闺女,著名昆曲研究家,继俞平伯后任昆曲研习社社长。她自“三反”、“五反”吃了莫须有的亏,由出版社返回灶台任“家庭妇女”(自称),一任近半个世纪。擅旧诗词,工昆曲,长于演“小丑”—五十多岁时,她在昆曲《西厢记》中扮小书僮,活泼可爱,一位中央首长看完演出说:“这个小伙子不错嘛,有没有女朋友呀?”她脸部符合黄金分割(范用语),鼻子挺拔,不输给洋人,发型别致,黑丝绒缠银丝发,梳成辫子挽在头顶。爱着中装,上街买油打醋,回头率让小姑娘们都生醋意。还是一个“无齿之徒”,一口假牙,但不说假话。不时掩口一笑,样极妩媚,在周有光看来,仍是动人无比的。
这是一对老幽默。
晚年他们深居简出。平日,两人在家,常相向而坐。先生打电脑写文章,“脑”耕不辍,太太披阅书刊、剪报,手忙不停。划疆而治,相安无事。多时夫唱罢妇随:他手一离键盘,要活络筋骨了,她即扮书僮,奉上香茗一盅。有朋自远方来,他们共品茗、听音乐、唱昆曲、侃大山。围桌话诗。有 时老 太太会撒娇,老头儿喊生姜,她偏叫“不辣”!
周有光博学,素向谈锋甚健,且语出必幽。某年,全国政协请委员们看戏,他带了只象牙望远镜,不时地拉近与舞台上的大红大绿男男女女的距离,逗得邻座眼馋,三番五次借观。中场休息时,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他的邻座,看把戏似的。事后他问朋友,那邻座是谁。朋友说是溥仪。周有光听了,不露声色地说了一句:“早知道他是皇上,我就进贡给他了。”他们家访客奇多。每每有客造访,他与夫人都喜欢争着跟客人说话。“我让你,我让你,”张允和有时体谅他耳背,不与他争。笔者拜访时亲历其境。是日,我请教 周 先生高寿几何。他答:“我今年十二岁零×个月外加×天。”张允和赶忙作注:他自己认为,人活到八十岁,已算“尽数”,后面的应从零开始计算。周有光眼明耳不聪。俗言“聋者好打岔”。他曾“岔”出一个让人笑掉下巴的故事。一次,他的新认领的“编外”孙女 曾蔷 小姐到周府向二老请安。大家以说笑话取乐。这天,张允和争宠,不让老伴的档,她要先说。她说了一个曹禺当年亲自向他俩说的故事: 曹禺 夫人郑秀有洁癖,曹禺有书癖。某年夏日,郑秀照例倒好洗澡水,叫曹禺洗澡。曹禺读书正在兴头上,“嗯嗯”应诺,动嘴不动手。郑秀再次发号。有点惧内的曹禺挟着书到洗澡间。隔壁的郑秀见半天没动静,又厉声施令。曹禺急中生智,一手捧书,一手把澡盆里的水划得泼拉拉响……得演员之工的张允和边说边用手掌作划水状,惟肖惟妙,引得 曾 小姐咯咯咯乐个不停。在一侧的周有光见老伴逗乐了小孙女,有点不服气。他戴上助听器,把小板凳挪到 曾 小姐旁边,说:“听我说一个比她更好玩的吧。”曾蔷正襟危坐,洗耳恭听。周有光刚说了两句,曾蔷和张允和便哈哈大笑不止—原来他说的正是张允和刚才说的那个!
周有光的幽默,还反映在他的文字中。80年代,他写了篇《新陋室铭》自娱,为博读者一笑,鄙人剽窃于后:
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
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
这是陋室,只有我唯物主义的快乐自寻。
房间阴暗,更显窗子明亮,
书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
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
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
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
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
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
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文章。
使尽吃奶力气,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
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
仰望云天,宇宙是我的屋顶,
遨游郊外,田野是我的花房。
……
周有光自称他患“多语症”。殊不知语多有失,特别是在那人人都装聋作哑的日子。文革中,单位有人戏出上联:“伊凡彼得斯大林”,周有光信口抢答:“秦皇汉武毛泽东”。毛泽东的默是不好“幽”的。由此被判为“现行反革命”,加之他的“前科”是“洋翰林”、“洋奴”、“反动学术权威”,数罪并罚,被罚到遥远的宁夏平罗劳动改造。他的挚友 聂绀弩 先生曾写了首打油诗赠之。诗曰:“黄河之水天上倾,一口高悬四座惊。谁主谁宾茶两碗,蓦头蓦脑话三千。”
夫唱妇随。张允和也是个出语诙谐极其风趣的女性。记得 叶圣陶 先生讲过:“张家(张冀牖)的四个女儿,谁娶到都会幸福一辈子。”既饱受诗书旧学的熏陶,又深得新学精髓。她们个个秀外慧中。元和、允和、兆和及充和分别嫁给了顾传玠(昆曲专家)、周有光(语言学家)、沈从文(作家)和Hahs Frauk(汉名傅汉思,耶 鲁大学 教授,汉学家)。四条汉子无一是等闲之辈。一日她与朋友聊天,谈及此事。有朋友戏说二小姐“犯规”,率先出阁,张允和冲着周有光说:“可不是,不要脸,那么早结婚。”周有光听了哈哈大笑说:“张允和最聪明,可是她干的最蠢的事情就是嫁给了周有光。”张允和的花季是引人注目的,1931年第一期《中学生》的封面就是她的玉照。1932年在苏州上中学的时候,一日张兆 和的 老师沈从文寻上门来找兆和,兆和不在家,张允和接待了他,记下他住的旅社的地址。兆和回家后,允和嘱她去回访先生。张兆和不肯在旅馆里跟沈从文见面,张允和便给她出点子,“你可以说我们家有好多小弟弟很好玩,请到我家去。”张兆和照姐姐的既定方针办,沈从文果然来了,跟弟弟们玩。张允和只照了一个面,她“不愿做臭萝卜干”找个托词溜了。次年春,沈从文给张兆和写信,婉请允和代他向张老太爷求婚。允和乐为妹妹“作嫁”,并引发了文坛趣事“半个字的电报”—张允和赶到邮局向时在青岛的沈从文发电报报喜。电报内容一个字“允”。一箭双雕,既言明父母已同意了这件婚事,又表示发报人身份。当事人张兆和担心沈从文看不明白,补发了封“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兆”的电报作“ 安 君告示”。悠悠四十五年之后,张允和与沈从文谈及此事,要沈从文谢恩。沈从文幽称她是“三姑六婆中的媒婆”。
张允和童心不泯,是个地道的“老顽童(女)”。她长期生活在北京,但乡音难改,自称她的普通话别具一格,“半精(京)半肥(合肥)”。当着友人的面,戏侃她耳背的老 郎 君:“我不能对他吹枕边风,隔壁邻居听到了,他还听不到!”七十九岁时张允和发表了一篇《温柔的防浪石堤》追忆他们的恋爱往事,一时成为文坛的趣话。
《温柔的防浪石堤》那份含蓄,那缕柔情,那种俏皮足令时下言情小说家脸红—吴淞江边的石堤上,他取出一方手帕,让他们相依而坐。他从怀中取出一本蓝皮的英文小说《罗密欧与朱丽叶》。他把一枚漂亮的书签蓄意夹在其中。她翻开书签夹的那页,是两位恋人相见的一幕,“我愿在一吻中洗尽罪恶”一句赫然在目。她脸红,心想这是个不怀好意的家伙。他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心出汗,他又掏出一条手帕塞进她的掌心—张允和写道:“她虽然没有允许为他洗净了罪恶,可是当她的一只手被他抓住的时候,她就把心交给了他。”
“多情人不老,到老情更好。”一对老幽默,两位老寿星!
张允和去世七年了,今年清明节,104岁的周有光还在《北京晚报》上发表文章,给“天上”的“允和二姐”(他昵称她)写信问安,落款是“人间周有光”。
百年魔怪舞翩跹!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sgxing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067
精华:
70
发帖:
3625
在线时间: 4806(时)
注册时间:
2007-03-19
最后登录:
2019-03-16
板凳
发表于: 2011-04-20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658653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4381
精华:
1
发帖:
443
在线时间: 655(时)
注册时间:
2007-05-22
最后登录:
2013-02-19
沙发
发表于: 2011-04-20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现在人的眼中只有匆匆飞驰的汽车了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休闲娱乐
描述
快速回复
限 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进入高级模式
加粗
字体颜色
背景颜色
插入链接
图片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