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扩容方案尚待完善
启动时间可能晚于市场预期
钟正
□本报记者 钟正
消息人士5日表示,由于方案有待完善,新三板扩容启动时间可能晚于市场预期。按照最乐观估计,新三板扩容方案今年底可能亮相。
今年初,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将新三板扩容列为证监会2011年重点工作的首位。此前,市场预计新三板扩容方案有望今年两会后推出。4月,有媒体报道称新三板扩容方案已获批。
上述人士表示,国务院尚未正式批复新三板扩容方案。目前拟定的方案需咨询各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因此近期新三板扩容无法启动。如果方案完善工作进展顺利,最早有望今年底公布。
去年年中,有消息称,新三板扩容方案已上报国务院,方案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包括:首批园区试点范围将扩至15-20家高新园区,个人投资者将获准进入新三板市场,计划推出做市商制度。有券商人士认为,未来新三板扩容方案的完善,可能需要关注如何整合致力于全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的产权交易所系统和天津OTC市场,以建立真正的全国统一的场外市场。
证券业协会3日披露的代办系统股份报价公司2010年年报主要数据统计显示,81家新三板公司2010年净利润达9.09亿元,比2009年增长41%。其中,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公司共36家。
*ST创智背水一战 新重整方案待闯关
2011-05-0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文星明
证券时报记者 文星明
*ST创智(000787)今日向外界披露了其新重整方案。此次缩股还债方案维持了大股东的缩股比例,中小股东股权让渡比例均减少10个百分点。不久后,出资人组会议还将依法召开并对方案投票表决。面临最后一次重生机会,*ST创智俨然选择了背水一战。
新方案显示,作为*ST创智的第一、第三、第四大股东,大地集团、湖南华创、湖南创智仍让渡其持有的*ST创智股份数量的35%,其他持股数量超过1万股的股东让渡超过1万股部分的20%,让渡1万股以内部分(含1万股)的15%;持股1万股以下(含1万股)的股东让渡其持有的*ST创智股份数量的15%。分析人士认为,中小股东缩股比例的下调,有利于缓解股东间的矛盾。
两月前,重整方案在中小投资者不满声中被否决,重组方的失望离去使*ST创智重组工作面临内忧外患,几近夭折。此次新方案成为该公司最后的救命稻草。早前,有中小投资者称要越过大股东公开征集重组方,对此,*ST创智表示,公司的重整重组工作已经进入了生死存亡时期,希望大家能够群策群力,使公司顺利重组,复牌交易。
据悉,此次新方案的推出,面临时间和政策的双重压力,如果方案未能表决通过,*ST创智将面临破产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此次重整计划草案未能获得债权人会议、出资人组会议的表决通过,或未能获得法院的批准,*ST创智则存在被人民法院强制裁定或宣告破产清算的风险。从*ST创智目前情况来看,其资产不够偿还债权,届时所有股东投资将全部清零。
业内人士称,我国新破产法正式实施后,通过重整重组而使企业起死回生的案例并不少见,但像*ST创智复杂曲折的重整案例近年来并不多见。此次*ST创智能否顺利重整自救,值得市场关注。
我对主贴文章及近期老三板的看法:
由于近期老三板走势令人心酸,故而尽管封尘退票多年(包括梦想着扭亏或减亏而后期补仓的退票),却抱着“离三板市场远些似乎更好受点儿”的心态,当然帖子也更懒得发了。
近期,偶一直也在反思老三板当前的状态,对老三板未来的走向、未来的预期确实在不经意间变化着。网友们看曾见过监管层去年刊登于官方网站上的“关于兼并重组审核十要点”?这是重组审核委审核上市公司重组行为的指导性文件,里头明确了对兼并重组中关于“让渡”股权的条文规定(这是针对上市公司而言的),也就是说,上市公公司兼并重组中涉及“让渡”等权益调整是得到监管层认可的,或者说是有文件依据的。
这样就引出一个问题,暂停公司怎么办?退市公司怎么办?一个不祥的暗喻是:比照执行,且让渡尺寸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我自去年下半年来观点变化的一个重要依据。我一直在多个帖子也有所表露过。就是是:未来投资老三板,千万不要再抱“一夜暴富”的想法!将来能平着出来已是万幸了。
持这种观点的另一个依据是:管理层从未有过想让市场“暴富”的政策安排,更绝对容不得三板出现所谓的“十倍”的上涨。监管层同情“套牢”一族那是真话,想着法子让老三板投资者能解套出来,以维护社会稳定也是真情。
主贴:“现在‘老三板’问题有两条出路,要么等,要么找条活路,就是重组或再上市。”曾彤对“老三板”投资者表示,但这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单靠个人和个别公司的力量很难完成。前几年“壳”还行,现在到处是“壳”,已不再值钱。
上述主贴有关监管层领导的表态,更坚定了我对老三板观点变化的把握。还是这句话:老三板不要期望值太高!
未来老三板政策是会来的,但时机上不会那么快、力度上不会那么大、优惠上不会那么多。
老三板公司要价高了,人家重组方不会来;老三板公司要价低了,重组方虽来了,但怕是要恨恨地咬上一口,流通股东你不从,又奈何?
这便是未来三板的难堪处境。
我们都要有这么个思想准备。太理想化是不现实的!
至少我已经降低了预期,能解套或是微赢已是万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