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众多国家机关单位长期进行“特供食品”的生产、拣选和享用
hzxx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69
精华: 39
发帖: 2530
在线时间: 2074(时)
注册时间: 2007-01-14
最后登录: 2025-02-09
楼主  发表于: 2011-05-11   

众多国家机关单位长期进行“特供食品”的生产、拣选和享用

hzxx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69
精华: 39
发帖: 2530
在线时间: 2074(时)
注册时间: 2007-01-14
最后登录: 2025-02-09
沙发  发表于: 2011-05-11   
特供是特权,须彻底摒弃
作者:萧锐
来源:南方农村报
来源日期:2011-5-9
本站发布时间:2011-5-9 9:31:53
阅读量:1749次

  公众的食品安全,除了从明天起,各自肩负“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的自救使命之外,还能指望什么?现在看来,确保公共食品安全的首要前提,便是尽快摒弃这种“让一部分人的食品先安全起来”的短视作法,要通过制度来强迫公权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与民众安危与共,这或许是破解食品监管难题最起码的底线诉求。

  不知从何时开始,有关食品安全的话题讨论,借由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名词、一次又一次人为事件而接连发生。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悬在民众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危险时时存在,只是无法预知下一次到来的时间和领域。在民众对食品安全的种种担忧之外,竟然存在一片不被侵染的领域:据5月6日《南方周末》报道,包括众多国家部委、省级政府在内的国家机关单位,均通过各种形式长期进行“特供食品”的生产、拣选和享用,多年来俨然自成体系、潜行其道。

  特供,这一名词对于国人而言并不陌生,在计划经济时代它曾经是让很多人羡慕的待遇,随着体制改革,经济充分发展之后,人们不再为食品供应不足而担心。但特供作为一项待遇,似乎并没销声匿迹——在不再“缺吃少穿”的同时,应运而生的,便是食用安全日益成为一种奢侈。挥之不去的三聚氰胺和瘦肉精梦魇,以及不断被更新着的个案,让人们忧心忡忡。但在此之外,在某些特定的机关和区域,却是另一番“祥和”景象,而这一切则均要拜“特供”所赐。

  据媒体调查,在北京周边农村,高墙、铁栅栏、保安环绕的某些区域,有北京海关等机关不少特供食品基地,此类基地所出产的果蔬均严格确保“安全”,杜绝化学污染,无毒无害,而且是专人照料和看管,所产果蔬直接进入特定的机关食堂。该报道还透露,广东省某厅在十多年前就雇佣村民专门为其种植蔬菜、饲养家禽。而即便是没有条件专辟农场进行生产的要职机关,也有一套自己的特供食品采购程序以保证安全,曾在网上长期流传、并遭到非议的某国家机关关于特供食品的文件,在此次报道中亦被证实。而所谓“特供”要解决的,除了安全,可能还有价格。另有媒体报道,很多由财政拨款的国家机关食堂,在物价飞涨时代,让公职人员“在稳定低廉的餐饮享受中,过着某种程度上与社会相隔的生活”。真正的物美价廉,此其谓也。而这一切的一切,所耗费的却皆为公弩!

  从特供食品的生产要求和检测程序可看出,令公众长期担忧并不断吁请的食品安全监管与检测难题并非不可解决,在特供食品的生产和质检过程中有诸如“交叉互检”、“蔬菜档案”等常规设置,而且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程序都得到了严格甚至苛刻地执行,因为“任何一个关键控制点不合格都将被取消特供资格”。反观无法消受此等特供的平民庶辈,却要每天面对各种不明成分的食品惶惶不可终日。媒体多次聚焦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呼吁建立严格而牢固的监管链条,九部委联合担责的食品安全问题,居然最终还是让分管副总理“抱愧民众”。现在倒是有必要问一句,这些职责所在的各部委及其下辖机构,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特供基地?如果有,那么公众还有什么理由对餐桌上的这点起码安全寄托丝毫希望?吃不到一个锅里,劲便注定无法往一处使。

  在这类特供食品基地所秉承的原则中,除了“保安全、保质量”等对食品本身的质量要求外,特别有一项保密条款,亦显得颇为诡异。究竟是什么让“保密”成为特供食品的必备要件,是否在决策者和执行者眼中,这项已经推而广之、甚至连最基层权力机关都开始自己种菜的配享待遇,也是长期处于见不得人、见不得光的境地?想来是的。因为特供的本质便是特权,而特权丛生所给予人们的不平等感受,是注定无法用宣示性的口号、替罪羊式的问责所能消弭的。历史的教训已昭示人们,特权与腐败所危及的,一定是这个国家最本源的根基。

  日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天津考察期间曾表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诚哉斯言!公众的食品安全,除了从明天起,各自肩负“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的自救使命之外,还能指望什么?现在看来,确保公共食品安全的首要前提,便是尽快摒弃这种“让一部分人的食品先安全起来”的短视作法,要通过制度来强迫公权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与民众安危与共,这或许是破解食品监管难题最起码的底线诉求。

laoli861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23336
精华: 1
发帖: 221
在线时间: 425(时)
注册时间: 2009-09-22
最后登录: 2018-06-23
板凳  发表于: 2011-05-11   
真羡慕当权滴,可以吃没有毒的食品!!!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地板  发表于: 2011-05-11   
http://cfi.cn/p20110511000100.html
国务院五一节后急召专家座谈“转基因主粮商业化”
时间:2011年05月11日 06:29:42 中财网
xiaocaobeihei
hzxx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69
精华: 39
发帖: 2530
在线时间: 2074(时)
注册时间: 2007-01-14
最后登录: 2025-02-09
4楼  发表于: 2011-05-12   
转帖

《南方周末》揭露了政府部门的特供食品基地:低调种菜 媒体曝国家机关特供制度!

http://bbs.xmfish.com/read-htm-tid-5739538.html

“低调”种菜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1年05月05日 来源: 南方周末

  与普通食品不一样,特供食品做到“保安全、保质量、保及时、保秘密”。勾犇/漫画



  为确保供应安全的绿色食品,特供农产品基地应运而生。

  □南方周末记者吕宗恕发自北京南方周末实习生张晴祝杨沈念祖

  那个叫“海关大棚”的地方

  两米多高的围墙和铁栅栏环绕四周,五名保安把守……如果不是当地居民的提醒,很难找到这个名叫“海关大棚”的地方,更难以知道这是一个专供北京海关的蔬菜基地。“海关大棚”全称是“北京海关蔬菜基地暨乡村俱乐部”,占地两百余亩,其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王家场。

  知情人士透露,基地已与北京海关合作十多年,这里出产的瓜菜只供给北京海关。每周一、三、五早上北京海关的厢式货车来基地拉菜,一次拉过去的蔬菜最少也有数千斤。“海关大棚”只是众多政府特供食品基地中的一例,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在顺义有特供蔬菜基地的不仅是北京海关。而全国各省级政府的一些部门都有特供食品基地。

  这些特供食品堪称真正的绿色食品,其首要强调“安全”。2011年5月1日,南方周末记者进入到戒备森严的“海关大棚”。

  从“海关大棚”大门口进入,绕过花坛,可以看到一座外观酷似别墅的接待大厅。透过落地玻璃大窗,近处是一口鱼塘,远处绿色满目,果园里桃树、梨树已经挂果。

  基地里六十四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每座大棚入口处其实就是一间工人房,里面有简易床铺和凳子。墙上挂着一张“蔬菜生产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的告示板,技术提供方是顺义区种植业服务中心标准化办公室。

  东西两组大棚之间各有一条南北向的排水沟,中间是一条能通行中型货车的水泥路,供平时运输蔬菜之用。除个别工人来自东北外,其他都是当地村民。通常,一个工人负责照料四座大棚,只要人不在,大棚一定上锁。

  业界曾一直流传菜农从来不吃自己种的大棚菜,原因是这些菜是农药灌出来的,化肥催出来的。而在“海关大棚”,工人们拍着胸脯保证———肯定没问题,“都是我们自己种的,绝对放心!”南方周末记者看到,“海关大棚”的采摘工人随手从瓜藤上摘下一条还挂着花蒂的黄瓜,不用水洗,甚至连毛刺也不用处理,就直接咬了起来。

  为了杜绝化学污染,种植所需肥料几乎一色鸡猪牛羊粪有机肥,即使打农药也是生物农药,且格外注重采摘安全期,“未过安全期的,哪怕烂在地里也不会采摘”。“种的都是绿色、无公害的大路菜。”该基地一位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所谓大路菜是指黄瓜、茄子、西红柿、笋瓜、豆角、圆白菜、空心菜、油菜等普遍食用的蔬菜。“我们种什么,他们(北京海关)就要什么。”

  特供,不仅在北京


  事实上,“海关大棚”只是特供食品一例,特供食品不仅存在于北京,也不仅涉及果蔬。

  特供食品存在的一种方式是地方一些部门拥有专门的基地,这些基地收获的所有瓜菜一律进机关食堂。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两年前,他在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食堂吃饭时,同行的人就透露该院在距离西安三十公里外的户县拥有自己专属的机关农场,专人管理,保证所有蔬菜瓜果绝对无毒无害。

  相比陕西等地仅种瓜菜之外,广东省某厅下属一培训考试基地的做法更加高超。据知情人士透露,十几年前开始,基地就雇用附近的村民到基地专门种菜、养猪、养鱼、养鸡鸭。

  如果没有条件自辟菜地,建立特供基地,要职部门也会尽可能选择可靠的食材提供商。南方周末记者致电分布于全国的103家曾入选北京奥运绿色产品提供商后发现,除当年特供奥运之外,部分企业与政府部门至今关系密切。

  曾是北京亚运会、奥运会及两会禽蛋提供商的北京留民营新世纪养殖场的孙先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北京市委派的专家到场里对水源、饲料和空气检测达标后,他们的产品就开始与北京市政府部门等直接对接,特供中央首长,至今已有十年,饲料及饲养条件都不同一般。而另一家食用菌企业北京绿兴特合作社曾在2008年与市政府机关下属一事业单位有过两三个月的专供合作。

  主产鲜鸡蛋的山东临沂市三益禽畜有限责任公司行政主管刘先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从2004年开始与当地一些政府机关合作,每年供应两三百吨。同是山东,生产咸鸭蛋的微山湖荷花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家怀说,他们主要为国务院某局特供鸭蛋,合作已有10年。

  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汪经理透露,除供市场外,每周还给湖北省委机关食堂送一次鹌鹑蛋,每次几十件,已经送了三四年。

  同是湖北,京山轻机集团国宝桥米有限公司生产的桥米部分以团购形式提供给省政府、粮食局、农业厅等政府部门。桥米是湖北京山县独产的大米,质量上佳。

  而远在东北的辽宁省丹东市前阳五四农庄主产越光大米,越光米素有“世界米王”的美誉。该农庄负责人姚成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越光大米因口感好,质高量低,深得政府部门信赖,三年前,部分产品特供辽东本地政府及商检、海关部门,且与北京有关部门有过合作。

  低调的基地,高调的产品

  特供体系由来已久。建国之后,“特供”始自一份报告。中共中央转发原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在1960年7月30日拟订的《关于对在京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副食品供应方面给予照顾问题的报告》中,把齐燕铭报告中的“在副食品方面给予照顾”改为“特需供应”,从此,“特供”成了一个神秘而令人羡慕的词语。2007年,北京市二商局干部高智勇曾撰文回忆,过去为保证绝对安全,涉及“特供”事务的业务干部与职工可由商业局选调,但保卫干部与化验人员,必须经由***八局任命和市公安局选派。政治上是否可靠,出身背景、家庭成分都是审查所考虑的因素。同时,他们不仅要认真执行中央制定的“特供”政策与组织纪律,还被要求深入研究服务对象的需求喜好,并在工作中落实。

  南方周末记者查阅到的《北京志·商业卷·饮食服务志》电子版第四篇“管理”中有如此记录,对中央各部门召开的重要会议和重大外事活动的采用“特供”,是基于政治考虑,以做到绝对安全、不发生任何事故、体现高质量服务为原则。

  与很多特供基地低调运行相反的是,近年很多特供产品正成为特供产品提供商的“卖点”。

  2007年8月27日,北京市政务门户网站“首都之窗”发表的一篇题为《副区长王忠海就特供农产品情况进行调研》文章提及,“设施草莓、波龙堡葡萄酒、平汤渫、白灵菇、‘卓辰’排酸牛羊肉、宏利肉鸭、长阳葡萄等一批农产品被国家机关选为特供产品”。南方周末记者从房山区有关部门得到了证实。

  也是这个月,“投资北京”网站在一篇题为《八十亩地:北京波尔多》的文章中说,波龙堡葡萄酒当选为2008奥运会候选用酒、政府机关特供酒。

  “保安全、保质量、保及时、保秘密”

  知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位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巨山农场是国家高级官员的瓜果蔬菜主要供应地。

  巨山农场隶属于首都农业集团,位于首都环境保护区的西山脚下,西邻八大处公园,北倚香山,东望玉泉山。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无公害污染,经农业部和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对农场生态环境监测,农场水质、大气、土壤的质量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优级标准。

  一位浸淫特菜生产多年的知情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除了政府机关食堂外,一些官员家里吃的蔬菜瓜果也来自顺义区顺沿特菜基地。

  据了解,该基地是北京市有机蔬菜种植的典范,不仅国家标准委员会授予该基地“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且国家高层也曾到此视察。

  上述人士透露,他们生产的蔬菜每周向外边送一次,一共14个品类,约几十斤,其中有十种大路菜,比如黄瓜、豆角、茄子、西红柿、笋瓜、圆白菜、空心菜、油菜,还有三四种只有在高级西餐厅或酒店里见到的“特菜”,如小樱桃、黄秋葵、宝塔菜花、紫甘蓝。“迄今为止,该基地产品未检出任何问题。”上述人士说,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农业部调派陕西、山东等其他省份的检测机构到基地交叉检测,而区县农业、质检等部门隔三差五地取样化验,确保不出任何闪失。

  另外,基地里所有蔬菜档案跟人口管理一样详细。“何时下种,谁育的苗,哪天定植,谁打的农药,打了多久,采摘安全期是哪天,谁采摘等等,一一记录在案,以备查询。”南方周末记者所拿到的一份《特需农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年度考核表》显示,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环节中,“任何一个关键控制点不合格,即取消其特需资格”。

  为方便“特供”农产品质量监管,2002年9月,北京市农委增设直接管理“特供”生产的北京市特需农产品服务中心,级别相当于正处级。各区县农委主要负责人被指定为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区县“特供”农产品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做到“保安全、保质量、保及时、保秘密”。

  特供产品更是施行淘汰制度。2004年7月5日,北京市农委专门下发《北京市特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该办法第八条说,市特需中心对特需农产品的生产单位实行动态管理,组织专家每年对特需农产品的生产单位进行考核,对连续两次考核未达标单位取消其特需农产品供应资格。

  虽然特供产品要求严格,但受访菜农仍希望能被选中。“一旦入选,既是荣誉,也是资本,日后的产品不愁销路。”
hzxx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69
精华: 39
发帖: 2530
在线时间: 2074(时)
注册时间: 2007-01-14
最后登录: 2025-02-09
5楼  发表于: 2011-05-12   
媒体曝国家机关特供制度!


http://bbs.xmfish.com/read-htm-tid-5739538.html
hzxx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69
精华: 39
发帖: 2530
在线时间: 2074(时)
注册时间: 2007-01-14
最后登录: 2025-02-09
6楼  发表于: 2011-05-12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1年05月05日 来源: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与普通食品不一样,特供食品做到“保安全、保质量、保及时、保秘密”。
njzlshw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15207
精华: 0
发帖: 608
在线时间: 247(时)
注册时间: 2008-11-19
最后登录: 2018-02-01
7楼  发表于: 2011-05-12   
  
hzxx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69
精华: 39
发帖: 2530
在线时间: 2074(时)
注册时间: 2007-01-14
最后登录: 2025-02-09
8楼  发表于: 2011-05-14   
【中华论坛】欲说还休的转基因黑幕
发表于:2011-04-26 13:14:50作者:秋草傻眼了发短信加好友更多作品
级别:六级士官积分:2281最后一张牌属于我!  小小的玩具 大大的梦

    欲说还休的转基因黑幕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吕永岩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请大家认真看看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兼病原与免疫学综合实验室主任王月丹博士的这篇文章。  


    读者不难发现,王月丹博士的这篇文章有明显的欲说还休的意味,有网友提出是不是王月丹博士受到了来自某个方面的压力。譬如他所说的转基因争论只是一个“学术层面的话题”,这显然说得过于轻松了。如果转基因只是一个学术问题,相信不会有如此多的人如此关注这一问题。转基因更多的是“生存层面的话题”。所谓“生存层面”,指的就是王月丹博士所说的转基因转入的有毒基因对人类的生存危害问题。  


    来自美国非政府科学家的揭露,目前已经证实转基因大豆和玉米中存在“超显微病原体”,这种病原体打通了人、动物和植物之间互相感染疾病的通道,这是这个世界过去所没有过的,是一个“超级风险”。同时科学家还“在孕妇、她们的胎儿,以及未孕妇女的血液中”发现了转入植物中能杀死虫子的有毒蛋白。这进一步证实了方舟子等脚踩中美两条船的转基因推手所说的人的肠道是“碱性”,“没有受体”,完全是欺骗中国公众的一派谎言,也是本世纪最无耻、最卑鄙、最灭绝人性的谎言。并且中国许多地方种植的美国杜邦先玉335玉米,已经使得老鼠“变少变小”,“多胎多羔”的羊变成了农业部认定的“单胎动物”。而来自俄罗斯科学家历时两年的研究证实,喂食转入有毒基因的转基因作物的第一代老鼠表面看不出问题,但第二代、第三代便出现问题,并且一代比一代问题严重,第三代后便很难繁衍出第四代。按照这个推论,中国要是将水稻、小麦主粮全部转基因,那到本世纪后期,中国人口就将逐渐濒于灭绝。  


    转基因不是一般的高科技,它更可以作为武器。美国在利用转基因进攻他国方面有动机,有能力,有行为。美国杜邦的先玉335本来是转基因品种,他们却谎称是杂交品种,大量在中国推广种植。这是一种利用基因隐蔽入侵戕害中华民族的行为,是不应该就这样默默容忍而不追究美国的欺骗责任的。  


    强行推广转基因还存在道德方面的问题。人们知道世博会和亚运会是禁绝转基因的,农业部机关幼儿园和财政部机关服务中心也是禁绝转基因的。但农业部却以“权威关注”的方式,向全国公众强推转基因。这是一种“双重标准”,表现为一种历史上最黑暗的饮食伦理。这也是不能容忍的。并且这种公开推行“双重标准”的做法,还会诱发对一些人的歧视,进而导致针对弱势人群的有毒食品的泛滥。今天中国有毒食品的失控,很难说没有这种“双重标准”的责任。  


    王月丹博士的这篇文章尽管欲言还休,但还是很明确地指出了“不能滥用转基因制造食品”,还是说出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道理,譬如人对转入的有毒基因的“忍受极限”问题,具体有哪些人对转基因食物敏感的问题,患有疾病的人对转基因食物的病变反映问题,虫子对转入的有毒基因产生抗性的问题,转基因主粮标识流于形式,会鱼目混珠的问题等等。总之,转基因存在种种不可知的安全问题,但有关部门却不肯认真去组织研究和彻查,王月丹博士感到很奇怪,中国公众也感到很奇怪。这一切究竟是因为啥?这种令人费解现象的幕后究竟掩盖着怎样的黑暗和罪恶?有人能解释清楚吗?  


    王月丹博士在文章的后面表现出很无奈,他甚至说出了“付出代价”这样的话。问题在于这个要“付出”的,是怎样的一种“代价”?如果按照俄罗斯实验证实的,老鼠会在三代后灭绝。我们要是等到“三代后灭绝”的结果出来以后,才去采取防控措施,那可能吗?人都灭绝了,谁去防控?或者那时会剩下一些抵抗力特别强的人?或许会有侥幸逃脱的幸存者?那这些幸存者谁敢保证他们不会被定为“转基因人”---“非人”---“人的异类”而像希特勒灭绝犹太人那样,被美国铲除呢?人们的忧虑难道仅仅是忧虑吗?  




附:

    我支持转基因,只是反对滥用转基因制造食品——


    不要为了转基因食品破坏社会的和谐


    王月丹




    由于频繁的食品安全问题,国家对于食品安全高度重视,特别是对于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管理。这是非常好的事,在这个背景下,关于转基因食品的问题,又一次成为了大家关心的问题之一。


    为了转基因食品的问题,大家进行过非常激烈的讨论,在各个平台和层面上都是如此的,而且,随着讨论,角度也在多元化。从学术到科学,从科学到道德,从道德到法律,从法律到政治,大家因为一个学术话题而彼此对立,甚至互相攻击,相互挖掘阴暗面,妖魔化对方。这完全违背了研究人员的行为原则,所以,我曾经表示,不再讨论转基因食品的话题。在这里,我也并不愿意讨论这个话题,但是,我希望当事双方都可以冷静思考,不要为了这个问题而伤和气,毕竟这只是一个学术层面的话题而已。因此,我认为,我有必要再为这个转基因食品的话题而花费一些时间。


    首先,我支持转基因技术,并且自己也在进行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只不过,我是向微生物中转基因,并且是以治疗和预防疾病为目的的,目前只是限于研究的领域。这个立场,我是反复说明的。所以,我不反转基因。


    但是,我反对滥用转基因技术制造食品。首先,我不认为转基因食品可以一概而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该说明转什么基因食品,这才是关键问题。很多基因我们并不了解。例如,BT基因是一种杀虫基因,但是虫子吃了并非完全灭绝,会有抗药性的问题,而且会不断积累。这就如同抗生素杀细菌,最终产生超级细菌的问题一样,由于虫子不断增加对BT的抗性,我们也会要增加粮食中BT的表达含量。但是,我们还不知道究竟吃多少BT就是人类可以忍受的极限。其实,我只是觉得,我们还对转基因食品不够了解。


    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还没有找到证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方法。比如,转BT基因大米的安全性采用90天大鼠喂养实验,但这个实验本身已经被证明无法全面反映转BT基因大米的安全性,因为存在着实验的结果差异。有时有负性结果(如破坏肠道菌群、白细胞降低和内分泌腺体异常等等)出现。


    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还不知道哪些人群不适合转基因食品。比如,某些疾病(如消化系统肿瘤或肝肾系统疾病等)的人群是否可以吃。而这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实验,也没有人做过。


    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不适合转基因食品。比如,我一直呼吁进行人群的BT蛋白致敏试验研究,却没有任何人关注。


    。。。。。。


    这样的问题不胜枚举,所以,在这种条件下,强行推动转基因技术制造食品,是令每一个科研人员而感到诧异的。


    其实,只要愿意考虑,任何一个有知识的人都可以想到这些问题,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不指出来。其实,指出来,坦率一些,就有可能为解决这些问题找到一些出路。在这个问题上,我是愿意在任何条件下,与任何人分享我的想法的。我是愿意帮助转基因食品安全进入大家的餐桌的,但是,我们的权威专家完全忽视这些,只是认为百姓是因为无知和愚昧而拒绝转基因大米的。所以,宁可花大量精力去宣传,但不愿意花费心血做实验。甚至连我一向非常尊重的《科学》杂志,也拒绝讨论转基因大米安全实验不完善的问题。这是令人遗憾的。


    我只是一名研究人员,没有政治家的远见和思想,所以,我只是愿意有限的在科学的范畴内讨论转基因大米的问题。既然这个问题已经进入了政治范畴,我就不愿意再参与了。因为这是我能力不能及的。不过,我想这对于研究人员来说,也许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我最近一直对转基因大米问题采取一种放任的态度。既然不能阻止,我也愿意看看转BT基因大米到底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当然,也许什么问题也没有。也许会象三聚氰胺一样,只有大家吃了才知道。这对于满足一个研究人员的好奇心是一件好事。科学实践总是需要尝试的,即使付出代价也是值得的。例如,切尔诺贝利事故也就是为了一个实验而付出的代价而已。


    不过,目前我还有一些担忧,那就是自己可能会成为转基因大米的实验品,因此,我还是呼吁有关专家应该在转基因大米中加入普通人可以分辨的生物标签,尊重公众的选择权。说实话,我根本不相信,所谓的转基因标示,因为即使是茅台酒都可以造假酒瓶,更何况是几个米口袋呢?也许就连国务院特供的大米口袋都可能存在着赝品。在一个用染色剂和石蜡制造粉条的国度,有什么样的猜测都不过分。


    总之,我支持转基因,但反对滥用转基因技术制造食品;但不必为反对转基因食品而伤害社会稳定与和谐。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




    王月丹简介:


    男,1972年12月出生,医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兼病原与免疫学综合实验室主任。自1996年起,开始从事免疫学的研究工作。先后从事过血液肿瘤的生长因子及其信号调控、免疫细胞的功能活化及其相关信号传导、核辐射损伤与抗原提呈细胞损伤和胸腺细胞发育的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有关论文发表在《Oncogene》和《International Immunology》等专业杂志上。2002年8月开始,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任教,从事免疫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2003年1月至7月,在香港科技大学生物系进行SARS的抗原肽疫苗研制和SARS传播与环境因素的研究工作,首先报道了SARS感染后机体内存在针对SARS抗原肽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并通过表达重组SARS表面蛋白改良WESTERN BLOT法作为ELISA诊断SARS感染的补充,有关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Virology》和《Clinical Immunology》等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并得到美国NIH临床研究所学者的高度评价,有关的结果在第12届国际免疫学联盟学术大会上发表并发言。


    近两年来,在肿瘤免疫和肿瘤抗原肽疫苗的研究方法取得了进展,建立了免疫信息学、结构化学计算、细胞生物学检测与免疫反应验证的抗原肽疫苗筛选体系,先后发现了多种癌-睾丸(C-T)抗原的功能性抗原肽序列,有关结果被《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等杂志发表。目前,正在主持《SARS相关冠状病毒抗原肽疫苗的基础研究》等多项各级项目7项,同时参加《髓质性胸腺细胞功能发育及诱导其发育的细胞与分子机理》等其它3项研究计划。到目前为止,共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文章4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同时申请专利4项,其中国际专利1项。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