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贯彻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副主席在2日召开的纪念建党9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敢于面对矛盾和问题(7月2日新华网)。习副主席这个要求发人深思。
胡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讲话指出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一针见血,导出了问题的实质和忧患所在,令人警醒。
其实,分析“四个危险”,一个公众忧虑的问题是,一些基层官员,回避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特别是时下进入攻坚战,矛盾更加尖锐复杂。在矛盾问题面前,从来就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回避,正如公众所指出的见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问题不点头摇头;另一种则是敢于面对,知难而上,努力化解,推进改革开放大业。
按理,为官是要肩负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责任的。为何一些官员在矛盾面前当起“弯弯绕”?个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除一些人与某些矛盾存在有着这样那样的利益关系外,能力不足也是一大困扰。时下,基层强调官员年轻化,一般各地都会要求基层需要30来岁为主体的班子成员。人们知道,从大学本科毕业到机关工作,起码有二十四五岁。从一般公务员干起升至副股长也只需要两年,再升至副镇长以上岗位也才是30岁。年轻化当然有朝气,但缺乏了相应阅历,在和顺时期不会出问题,但一旦遇到突发性群体事件往往会失去底气,表现惊慌失措。面对群体性事件发生,一旦错失了解决的最佳时机,就会铸成后患。但实际中,一些阅历浅的青年官员往往会选择回避态度。有的把皮球踢给下属,有的向上请求援助。可见,在敢于面对矛盾与问题的背后,需要正视官员的能力不足和阅历浅问题。官员阅历丰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做公众工作的经验就是宝贵财富。解决基层社会矛盾往往表现底气较足。强调年轻官员到改革开放实践中锻炼的意义在于,使官员知道什么叫社会什么叫群众路线,群众观点。
依笔者之见,一些年轻官员表现所谓“能力不足”的问题,重要一点是群众工作经验不足问题。官员之所以为官是要组织公众宣传公众调动公众的积极性的。所谓官员能力强,从一个角度而言,是指官员在调动公众积极性方面体现了真本事。群众信赖官员愿意协助官员,就能起到一呼百应、群策群力的作用。这种本事不是从书本学来的,也不是开一两次会议写一两个材料就能形成的,更不是天生的。需要在实践中,特别是在接触复杂的社会问题,在向公众学习中不断地提高的。可以说,官员能力强首先表现在学习公众的自觉性强,尊重公众,与公众息息相关的意识强。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曾针对中国革命走向问题,通过32天的徒步调查形成了《湖南农*****动考察报告》,这是一部在当时全中共为之振奋的著名著作。
毛泽东那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经典名句,成了至今人们仍津津乐道的座右铭,也是如何学习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一个典范。
敢于面对矛盾和问题也是一种状态。而永远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联,需要情为民所系,需要一定的工作能力。因此,分析一些官员不敢正视矛盾的背后,需要反思在向群众学习,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相联方面还有哪些距离。总书记要求每一个*****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这就是敢于面对矛盾与问题的底气吧! (责任编辑:王雅洁)
[ 此帖被冤假错案在2011-07-05 09:3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