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岐山和STAQ系统*****1月15日,中创的张晓彬和中农信的王岐山等在北京饭店召集了一些大信托投资公司、产业公司的负责人开会,讨论中国证券市场的筹备工作。会议最后确定,与会的九家公司,每家公司各出50万元人民币,组建一个民间机构,来推动证券市场的建立。这家机构就是“北京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简称“联办”,后来改名为“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
本来, 我们是打算把股票交易所设在北京,跟*zy也是这么汇报的。因为股票交易所最好设在金融中心。当时中国没有资本市场,只有银行。银行总部都在北京。后来,由于很多原因,选择了上海。
原因之一,就是当时上海市市长朱镕基筹划开发浦东,开发预算是几千亿,对于解放以来收入大部分上交*zy的上海而言,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联办”的宫著铭向朱市长写信建议说:要想开发浦东,就要借全国的钱。当时,银行资金流动限得很死,要搞个股票交易所才行。
他用简单朴实的语言向朱镕基介绍了资本市场,引起了朱镕基的重视,并表示同意。问题是,要建股票交易所,上哪儿找懂行的人呢?“联办”理事长经叔平告诉朱镕基:“我们这儿有拨年轻人,就是搞证券交易所的。” 朱镕基很爽快地说,“好啊,那把他们请来,我给他们解决户口问题。”
1990年初,“联办”就投入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筹办中。建立股票交易所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法律、会计、投资人、交易场所的选择。好在即使在当时的背景下,也没有人给这个工程设限。
上海市*Z*F*决定,筹建上海股票交易所的三人小组成立,他们分别是上海交通银行董事长李祥瑞、上海人行行长龚浩成、上海体改办主任贺镐圣。而后三人小组给朱市长的报告中,建议成立上海证券交易所筹备小组,上海人行的王定甫任组长,联办的章知方为副组长,我还清楚地记得,在报告中,三人小组建议,由上海市牵头,请“联办”的同志协助,朱市长还专门把协助两字划掉,改成合作。
1990年12月1日和1990年12月19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分别举行开业典礼。
在帮助上海、深圳筹建交易所的空余时间里,“联办”又以美国NASDAQ计算机联网交易为蓝本,设计建立了“STAQ”(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该系统于1990年4月25日向国家体改委提交报告,当年11月就实现了国内六个城市18家公司通信联网。
1990年年底,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北京“联办”申请的STAQ相继投入运营。至此,以“两所一网”为标志,中国证券市场就此建立起来。
现在回过头去看,当时对证券市场的制度安排大方向是对的。另外,对于中国改革而言,资本市场的创立突破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它遵循“拿来主义”,借鉴了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起点很高。“白皮书”关于资本市场结构的设想,现在基本上都实现了。■
王波明:时任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SEEC)副总干事,现任SEEC总干事
STAQ,NET系统(俗称两网)根据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112号文)第八十一条解释是合法的交易所,STAQ,NET系统的股票根据112号文件第八十一条解释是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