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inance.people.com.cn/stock/GB/222942/18202600.html2012年06月16日07:10 来源:中国证券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公布为暂不具备公开发行上市条件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打开了一扇融资之窗,也为新三板扩容扫清了众多制度障碍。业内人士普遍预期,新三板将在年内迎来扩容。 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国信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鲁先德充满信心。他在接受中国证券报专访时表示
:“新三板的春天就要来了。我们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全力拥抱新三板的春天。”他认为,以新三板为主的多层次场外交易市场有助于服务实体经济,解决民间资本“投资难”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同时也将大大拓宽证券公司的业务边界,增强证券公司服务投资者的能力,改善证券公司盈利模式。
加快布局场外交易市场
中国证券报:今年以来,监管层多次提及要加快场外交易市场建设,提法上似乎与去年市场热议的新三板扩容有所区别,怎么解读这一变化?
鲁先德:场外交易市场主要是相对于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这些在交易所内进行的场内交易而言。现在提出的场外交易市场包括了新三板市场,但覆盖范围更广,未来可以满足更多中小微型企业的金融需求。这是在国家关注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在我看来,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第一是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它将在北京中关村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系统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到全国各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也就是俗称的新三板扩容。新三板门槛远低于创业板,主要解决创业初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问题,它也是场外交易市场的核心。第二个层次是地方产权交易中心,它主要针对区域性小微企业,门槛低于新三板。第三个层次是券商柜台交易市场,它是以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建立平台,由证券公司选择企业,通过证券公司与其自有客户进行交易的场外市场。这三个层次的场外交易市场互为补充,分别为类型不同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中国证券报:这三个层次的场外交易市场推进程度如何,国信证券对场外交易市场建设进行了怎样的布局?
鲁先德:从去年开始,我们加快了对场外交易市场的布局,现在已经拥有一支超过200人的场外市场业务团队,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对适合不同层次场外交易市场的项目均有丰富储备,以期全面介入场外市场。
目前来看,新三板扩容的推进速度可能最快。因此,这也是我们目前战略布局的重点,国信证券储备的新三板项目已经超过了100家。我们视其为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公司已经从制度和人才储备上做好了准备,在团队建设和项目储备上已经初具规模,将全力拥抱新三板的春天。
对于地方股权交易中心,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也希望积极参与。至于券商柜台交易市场,虽然目前还处于初期研讨阶段,但国信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独立的柜台交易系统,包括外围交易系统、集中交易系统、集中监控系统、做市报价系统、做市成交撮合系统等,能够有效保障柜台交易顺利开展,一旦推出该业务试点,国信要努力争做首批试点券商。
新三板竞争是券商整体实力比拼
中国证券报:
随着新三板扩容时间的临近,不少券商都将新三板业务上升到公司战略层面,越来越多的券商申请到新三板业务资格,如何预判新三板业务未来的竞争格局?在新三板业务竞争中领先的券商需要具备哪些优势?
鲁先德:在过去几年中,由于新三板业务规模小,不能为券商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所以很多券商对于新三板业务的定位充满波折。起初积极推进、中途偃旗息鼓的券商不在少数,能坚持投入和推进新三板业务的券商并不多。目前还很难预判未来的新三板业务竞争格局,但我相信,对于证券公司而言,新三板业务的竞争,不仅仅是单一业务的竞争,更是券商整体实力的比拼。换言之,这不是一次短跑冲刺,而更像一场马拉松长跑。
做好新三板业务需要多方面的准备:首先,要有强大的现场客户服务能力,新三板企业散落在全国各高新园区,光靠总部团队恐怕不能给他们提供及时的服务,这就需要在当地常驻专业化团队;第二,需要有强大的投行专业人才和专业能力;第三,券商要有很强的对企业估值的专业能力,新三板挂牌企业的选择基本由券商自主决定,券商是企业进入市场的首要把关者,它要先对拟挂牌企业做一个比较客观的估值,使投资者对进入市场的企业有一个基本的专业判断;第四,需要有现实的、能够对接服务的客户群体。一方面需要有一大批期望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另一方面还需要有一批有能力、有意愿的投资人群体;最后,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强大的技术开发实力、完备的风险控制措施,这样才能保证该项业务的持续有效发展。
中国证券报:介绍企业到新三板挂牌的收入远远低于IPO,目前不少券商的新三板业务仍处于“赔本赚吆喝”的阶段,如何看这一问题?
鲁先德:确实存在这一现象。目前券商在新三板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挂牌前改制的财务顾问费,其次是推荐挂牌的费用,最后是公司进行定向增发的费用和股份转让的佣金。由于新三板是先挂牌后融资,企业在挂牌时候暂时未获得融资,自然也不愿意为上新三板多掏钱,但另一方面,券商为一个新三板项目支付的人力成本并不低,所以目前很多券商的新三板业务并不赚钱。但我相信,随着新三板扩容的来临,这一情况会大大改观。首先,
在新三板扩容之后,随着交易门槛降低和投资者范围扩大,新三板交易会更加活跃,价值发现功能更完善,尤其是当赚钱效应为企业带来更多投资人之后,它们会愿意支付更高的服务费用;其次,新三板扩容后将引入做市商制度,券商未来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系列的融资、并购、直投、重组、做市等后续服务,极大地扩充证券公司业务边界和空间,盈利来源也会大大丰富。(来源:中国证券报)
[ 此帖被冤假错案在2012-06-16 13:2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