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两网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依然是望梅止渴两网问题,远不是“给政策”那么简单 当年关闭两网,事前管理层既没有履行提前告知的义务,事后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解释,时至今日,两网投资者也没有找到当年关闭的理由,就这样不明不白说关就给关了。而且这一关就是十三年,在这十三年里,中国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先后经过了货币贬值,通货膨胀,股权分置改革,股市大扩容等重大历史事件,虽然证监会一直承诺“要妥善解决两网历史遗留问题”,可是时至今日,两网历史遗留问题依旧。
不少老两网投资者日夜思念证监会早日出台解决两网历史遗留问题的政策,其实,解决两网历史遗留问题已经远不是“给政策”那么简单了。假设证监会现在就给政策,两网历史遗留问题就一定能够顺利解决吗?答案依旧是否定的,这是因为:1、两网公司自身已经没有了翻身的能力,2、两网公司大股东失去了重组的积极性,2、大股东无利可图。
1、先说两网公司自我翻身的能力。按照证监会早先给出的路线图,两网公司都要按照“粤传媒”的路子走下去才会有出路,可是,“粤传媒”的路子是其它两网股所无法复制的,“粤传媒”大股东有可以注入“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剩余的其它八家两网公司目前看都没有可以注入的优质资产,仅这一点,两网公司就无法向“粤传媒”学习。
2、再说两网大股东重组的积极性。
两网八家公司的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例都超过了50%,其中三家超过了60%,这样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大股东没有多大的积极性,另外:“29号文”也曾经给积极谋求转市的两网公司和大股东(包括流通股股东)造成过严重的伤害,管理层的诚信已经大打了折扣,再说了,当年关闭两网又不是大股东的责任,大股东也是吃一堑长一智,凭什么再积极啊?
2、大股东无利可图。两网公司还都是没有股改的公司,股改不股改,两网公司大股东心里没数,只要股改,就要有兑价,这对两网大股东们来说,这事不能说心里不犯嘀咕。“粤传媒”重组的时候,政府还没有对大小非开征“减持税”,“粤传媒”转市以后,20%的“减持税”也就接着出来了,20%对大股东意味着什么?白花花的银子啊?能不心疼吗!最重要的是两网大股东控股比例小,自己又没有可供注入的优质资产,只要重组,控股权就是别人的了,所以与其主动去搞什么重组,还不如静观其变的好。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证监会即使给了政策,两网历史遗留问题依旧不好解决,两网问题怎么解决?答案只有一个:解铃还须系铃人,证监会责无旁贷。因此,两网投资者现在不能光等政策,要统一认识,理清思路,找准问题的症结在哪里,齐心协力要求证监会不仅要给政策,还要对两网问题“扶上马,送一程”。如果证监会只给政策,不去推动,两网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依然是望梅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