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资委重点推进“五方面转型”
进一步落实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加速鞍山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全面推进“三转型一创新”举措,按照市委要求,国资委党组立即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传达学习党代会精神,组织支部讨论。委党组扩大会结合我委工作实际反复研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重点推进五个方面的转型,同时开展 “转观念、转机制、转作风”主题教育活动。
一、大力推进监管模式规范化转型,打造监管有力、运作高效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一是建立规范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按照中央确定的“三统一”、“三结合”原则,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正确把握国资监管机构性质和职能定位,依法落实出资人职责,实现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能的完整和统一。二是全面贯彻落实 “三项制度”。实施企业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力求决策科学民主;实施外派监事会制度,保证出资人对企业监督到位;实施总法律顾问制度,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提高企业依法*****的能力。三是坚持全范围、全过程、全规范、全监督的“四全”管理模式。规范产权交易过程,实现国有产权动态监管;严格执行资产审计评估制度,实现国有资产价值监管;加大稽查工作力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国有资产减值问责制度,实现国有资本收益最大化。
二、大力推进矿产品开发高端化转型,打造千亿规模、世界级的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 一是落实省政府建设超千亿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在海城市建设占地50平方公里的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00座标准厂房,重点发展镁合金、镁建材、镁化工、镁耐火等四大产业,配套形成技术研发、物流展贸、生活服务等功能;二是“条块结合”招商引资推进项目落地。会同海城市、岫岩县组织赴国内外招商100次,会见客商500次,引进项目100个。国内招商:以产业集聚区为重点,划定“长三角、珠三角、西北、西南”等4个区域,招商对象以中国镁协193家会员单位、中国菱镁协会84家会员单位、中国耐材协会185家会员单位为载体,逐户登门拜访,全面摸清镁企业数量类别、生产状况、对外投资等信息,建立起联络平台,广泛挖掘项目源,积极邀请客商考察投资。国外招商:划定“日韩、欧美、香港及台湾”等4个区域,招商对象以国际知名的大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为重点,通过实地考察推介鞍山菱镁产业资源及政策优势,吸引项目来华投资。三是坚持高标准起步,实现镁产业官产学研联动。推进鞍山与中科院、国家镁合金研究中心、贵阳铝镁设计院、上海交大、东北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建设高水准的菱镁新材料产业研发中心;四是实现政府主导下的资源开发高端化转型。政府出台地方行政规章,重点在规范矿山开采秩序、限制矿石原料及初级产品境外销售、矿山开采综合治理等方面建立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确保菱镁新材料产业的高技术、高附加值。
三、大力推进资本运营专业化转型,打造资本多元、政府引导的投融资平台 大力开展资本运作,实现国有资本收益35亿元,力争40亿元。一是开展资本运营。盘活存量资产,实现收入15亿元。力争年底,市商业银行减持5亿股,收入10亿元;市商业银行国有股分红1亿元;银座股权转让和国企改制收入4亿元。二是发挥融资平台效能。完善城市公共设施、融资担保、土地储备和房地产开发等国有独资公司功能,实现收入15亿元;三是实施债权运营。深化政府债权追索、资本运营、法律援助体系建设,加大追索力度,规范审核程序,实现不良债权处置审批率100%;
四是开发资本市场服务功能。努力盘活鞍山第一工程机械股份公司、鞍山合成股份公司壳资源。 四、大力推进国有经济公益化转型,打造布局合理、结构优良的经济板块 一是推进鞍山市商业银行等绩优企业完成上市前期工作。完成商行国有股减持、更名,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跨区经营,在全国建立10-20个区域分行,货款余额增加到800-1000亿元,综合指标达到上市标准。二是盘活10个亿元以上资产项目。组织协调尽快实施北辰大厦、亚光大厦等商业和第一工程机械股份公司、北方铸钢厂、
合成股份公司、
第二热电厂等工业重组盘活项目,使这部分国有资产转化为城市发展的亮点。三是整合公用事业、粮食、文化、旅游等领域资源,培育3-5个行业领军的企业集团。四是在市直31户重点企业建立规范的“三会一层”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防止“内部人控制”给企业带来决策风险和经营风险。五是按照“发展、就业、改革、保障”八字方针,继续做好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的后续工作,使企业发展,社会稳定。
五、大力推进企业发展科学化转型,打造管理精细、服务一流的惠民载体 一是运用国务院国资委推行的收入分配调控机制,充分发挥出资人业绩考核对做大企业实力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形成责任传导机制,加强考核目标的动态监控与分析,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把业绩考核与奖惩任免相结合;二是强化考核手段,推行行业“对标”和“短板”管理,全面实施任期考核和增加值考核,提升企业内生性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加强财务重大事项管控,规范财务运行,增强内外控制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四是规范薪酬分配管理,分行业动态制定和发布年度工资水平增长调控线,构建与企业经营状况相匹配的薪酬分配和职务消费制度。通过有效激励约束,促进企业管理变革,做大做强,实现经营收入、利税总额跨越式增长,地方国有单位资产总量翻一番奋斗目标。
六、开展“转观念、转机制、转作风”主题教育活动 下半年,在全委上下开展“转观念、转机制、转作风”主题教育活动。以此项活动为载体,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推动党的建设更好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而激发全委同志为年初制定的目标、为党代会既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奋斗的无比热情。
[ 此帖被驰骋金融城在2018-01-09 10:3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