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国务院:将稳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楼主  发表于: 2012-08-29   

国务院:将稳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

法制网北京8月29日讯 记者陈丽平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今天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提出,将稳步推进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


       报告提出,要继续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切实做好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汇总编制工作。认真总结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试编经验,规范编制流程,完善编制方法,为报送全国人大做好准备。深化部门预算制度改革,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覆盖到县以上各级所有预算单位及有条件的乡级预算单位,将公务卡制度改革覆盖到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预算单位。研究完善消费税制度,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深化资源税改革,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沙发  发表于: 2012-08-30   
一炒房客生活像坐过山车:愿低价卖房换家庭和睦2012年08月29日 09:04
来源:杭州日报
楼市不徐不疾,不但让开发商有点抓狂,而且让那些以前投资房地产的购房者欲哭无泪。近日有媒体报道,当年风光无限的温州炒房客,在这拨最长时间的调控周期中,深陷囫囵,血本无归。事实上,不仅是温州客,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当年疯狂地跟着房子跑的人,他们的出发点未必是炒房,而只是将其视为一种投资,只是这种投资,因为错误的节点,而成为一种负担,甚至是一块心病。投资有赢有输,本是件最正常不过的事,但在这种输赢间,我们还是能触摸到普通投资客的一丝无奈。


2009年买的两套房子,如今成了家庭不和的导火索


2009年是楼市疯狂的一年,尤其是下半年,楼市就像一列高歌猛进的列车,呼啸着从人的眼前疾驰而去。袁姐就是在这一年投资入市房地产的,在此之前,他们家只有一套自住的房子。


那时袁姐家正顺风顺水,她自己在一家设计公司工作,先生是外企的管理层成员,儿子正打算去国外留学,袁姐怎么也想不通,如此幸福的一家人的生活,会因为两套房子,而变得面目全非。


话说当年出于不让人民币贬值的心态,在向相关人士咨询过房地产行情以后,袁姐最终决定把钱投入房地产市场。“房子嘛,不管怎么样总归还是在那里的。”“那时家里有80万闲钱,看了城东新城方面的规划还不错,又有钱江新城的例子在,觉得未来发展一定好。”因而袁姐买了原筑[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壹号的107方相连的两套房子。


“还记得那是11月底的冬天,天气非常非常冷。”袁姐这样回忆道:“售楼小姐还特别牛,告诉我们房子要自己早点来抢的,抢完就没了。”袁姐带着80万现金,从早上开始排队直到下午才轮到选房,但是售楼小姐告知90方的房源已经售罄,只有107方和70方可选。袁姐最后买了107方相连的两套,觉得打通了还能变成一个大套。“当时钱不够,还向朋友借了10万才付了两套房的首付,其实当时老公劝过我,但是我就坚持着不让钱贬值的目的。”


2010年的时候,整个市场还是一片火热,袁姐心里有时不免还小“得瑟”一下,当时的她,根本没意识到,楼市会如此急转直下,甚至成为家庭不和的导火索。


每月还贷重压之下,原先是“购物狂”的她,已两年没逛过商场


原筑壹号的两套房子,袁姐和先生每个月的房贷共有一万四之多,两人约定,一人还一套房的按揭。那时候先生收入高,还起来并不吃力,倒是袁姐自己,每个月的工资大部分要拿来还贷,被房贷压着的感觉很不舒服,但当时袁姐心里至少还是乐的。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到了第二年2010年,袁姐的丈夫突然失业,紧接着,母亲又病重,这时候再去看那么高的房贷,突然间有种崩溃的感觉,“眼前真的是一片黑。”


“我们这一代人上有老下有小,当时错估了一个家庭的风险,更没想到这个年纪了还会失业。”夫妻二人因为钱的问题矛盾也增多,就开始相互责怪,最终导致分居。为了还贷,袁姐生活变得节俭,“还贷开始两年多了,曾经是购物狂的我拼命压制自己的购物欲,两年里没逛过商场,没再走进杭州大厦,没有再在外面餐厅吃饭,更没有出去旅游。”“唯一不能丢的就是节省再节省供儿子出国读书。”袁姐笑称。


很多人都对炒房者深恶痛绝,认为他们是房价上涨的罪魁祸首,“但我真的不是炒房者,我只是不想让人民币贬值,进行一次理财,只是想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我也承认这是一次失败的投资。”袁姐说投资失败她也认了,只是希望别人别用一种幸灾乐祸的眼光来看待她,“说到底我们也是受害者,我们也只是最朴素地想让自己的资产能安全获得回报。”


为了让家里重回过往


她愿意以亏本价格卖掉房子


当时买这两套房子,均价为14500元/平方米,这样的价格,在现在看来,有点不可思议,因为今年上半年,同属城东新城但地段更好的滨江·金色黎明,其开盘均价也不过16000元/平方米左右,不过随着市场的逐步好转,现在该区域的房价已在缓慢回升,目前金色黎明在售的房源,均价都在18000元/平方米以上。袁姐的两套房子,已经还了两年房贷,物业费也交了一年,房子已经交付,房产证9月份就可以拿了。“虽然说是二手房,但是跟新房是没有区别的,也没人住过。”袁姐打算把房子处理掉。


作为刚交付不久的盘,原筑壹号的入住率还是不错的,户型107方的房子,格局为两房两厅两卫,挺适合一家人居住。袁姐表示,如果有人想买她的房子,价格又还好的话,两套都可以一起卖,但如果真的咬得太低,那就卖一套,“但我心中也有个底线。”至于底线是多少,袁姐说她就是不想还房贷了,“我跟中介也开玩笑说我的价格就比别人挂低1000元/平方米好了。”


“房子卖了我就可以去逛商场了,我已经和朋友说好,房子卖掉了请他们吃饭。”袁姐笑说。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板凳  发表于: 2012-08-31   
姚树洁:郎咸平地产论足以祸国殃民

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姚树洁
  摘要:郎咸平在中国的影响太大了。他的一些观点,尤其是极端和具有煽动性的观点,迎合许多愤青的需要。但是,他有的观点,是在不断的误导政府,误导民众。例如,关于房地产泡沫,他本末颠倒,利用泡沫的事实,加上一些极度雷人的标题,最后给出导致更大泡沫的政策性建议。如果政府按照他的理论进行房地产改革,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而且,还会把泡沫推到了极端,最后中国经济真的就像他说的没有救了。因为郎咸平在国内已经有了太大的影响,加上他的商业操作能力,我本来不想直接批评他,免得讨人嫌。但是,为了减少他的破坏力量,我只能冒险,挺身而出,用我微薄之力,写这个博文,供大家参考。我说错的,欢迎你们批评。我说对的,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供需失衡是地产泡沫的根源
  中国目前的高房价,而且高高不下的原因,可以归咎于供需双方的失衡。
  供应的失衡表现为国家垄断土地。加上国有单位,如大学,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部队单位,都可以廉价获得土地。
  国家的垄断和国家单位的特权,导致整个社会土地供应紧张。
  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商只是瞄准商品房开发,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没有人问津。1998年到2010年,除了集资房,95%以上的居民住宅都是商品房。
  这两个因素,导致房地产供应短缺,从而推高房价。但是,由于高房价不影响大多数政府工作人员,大学老师,房改房以前的城市居民,加上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使得整个既得利益集团没有对高房价反感,也没有贫困百姓的那种没房子住的感受。因此,政策从来就没有认真的对待买不起房子的弱势群体。
  在需求方面,因为上面描述的所有既得利益集团可以轻而易举的买到一两套房子,他们可以把‘省’下来的钱再多买一些房子。如此一来,买多套房子的人,实际上不需要支付市场上的流行价格,所以,他们并没有感觉到房子贵,而且非常希望房价不断高涨。
  而对那些弱势群体,一没有房改房,二没有集资房,三收入低,四家庭负担严重,五必须出高价买商品房。这些人群主要包括三类人:农民工,外地新来的学生(大学生,硕士和博士),本地没有好单位的老居民。
  这些人为了在城市生存和工作,只好用三代人的存款买个首付,然后接着当房奴。有的干脆没有三代人的存款,只好长期租房子,包括地下室和非常破烂的老房子。
  中国缺房子,房价高,受到打击的根本不是第一类人,而是占人口比例60%以上的那些弱势群体。他们在市场上根本找不到适合自己收入的房子,而有钱人却大多数拥有多套房子,而且不出租。这才是供需关系失衡导致房子短缺和高房价的根本所在。
  那么,如何破解供需不平衡呢?
  限购是一种最不科学的做法,但是,限购却能够减少有钱人的投机行为,降低房价不理性上升的压力。
  限购没有办法解决我们上面提到的供需不平衡和地产泡沫。只有采用消除供需不平衡的政策,才能解决中国的房地产困境。
  非常遗憾,这样的对策只有两条。一是鼓励和支持廉租房,以及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同时,严格控制每套房子的建筑面积,提高单位土地的容积率。
  2011年中央政府总算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要求各地开工建设1000万套廉租房。在2015年之前,希望总共建设3600万套。
  我相信,政府的决心和政策是对的,就怕这个政策没有办法贯彻下去,或者因为资金紧张没有办法建设那么多。
  但是,不管结果如何,这是一步正确的棋子,必须想办法完成任务。因为,只有通过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才能满足弱势群体对住房的需求。
  另一种对策就是压制商品房的投资和投机需求。也就是说,对拥有两套,或者两套以上房子的人开征房子拥有税,而且必须采用累进的办法。例如,每个家庭,只能拥有一套房子不用收税,第二套开始收税,但是税要轻。第三套开始进行重税,逼迫每个家庭尽量不能拥有三套以上的房子。
  必须指出,不管是房地产税,还是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都是有利有弊的。
  我在这里没有时间讲述这些利弊,我只是从解决目前的房地产困境出发,觉得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而且必须这样走,才能把房价降下来,才能让大多数老百姓比较轻松的拥有自己的房子,才能让房地产走向稳步发展的轨道,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百利而无大害。
  郎咸平的地产理论
  我经常看郎咸平的博客,因为他的影响太大了。我也看人们对他的评论,有的人把他当成神,有的人把他骂成狗血。
  其实,当成神没有必要,骂成狗血也不应该。所以,我没有骂他的意思,也没有故意挺他的意思。
  在这里,我只是对他的房地产理论进行剖析,对他的其它言论,不在这篇博文评论之内。
  首先,郎咸平的房地产理论,前后不一致,或者说他并没有真正的理论
  2010年之前,他非常看好中国的房地产。他跟任志强唱的一模一样,认为房地产价格只会上升,不可能下降,因此,不断的鼓励人们去买房子。
  其次,他极力反对房地产税
  2010年底,中国政府看到了房地产泡沫再不控制,就会后患无穷。国内当然有两种治理泡沫的方法,一是房地产税,其理由就是我上面说的一样。另一种就是限购。
  我本来以为郎咸平可能会支持其中的一项政策。可是,他并没有支持限购,而是直接发表文章,声称‘征收地产税楼市将崩盘’。这篇文章,是去年9月底发表的,请看附件1《郎咸平:征收地产税楼市将崩盘》。
  他坚决反对地产税,而且振振有词。表面上是攻击政府会把税吃掉,而实际上是为了保护当前的高房价,保护已经带有严重泡沫的虚假繁荣。
  第三,他坚决反对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
  昨天,他又发表文章,声称‘楼市离崩盘差半步 ’,见附件2《 郎咸平:楼市离崩盘差半步 》。我看了半天,以为郎咸平会说出什么我不懂的地方,结果,他说楼市要崩盘,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政府要建3600万套经济适用房,或者廉租房。

  郎咸平房地产理论如果被采用,那才真是祸国殃民

  看完郎咸平昨天的文章,加上他去年11月的文章,我被吓到了。他原来是利用房地产泡沫的现实, 来一些非常吓人的标题,先把网民吸引住。然后,给大家灌输一些本末颠倒的危险观点。他的目的是非常危险的。
  首先,他讲的地产崩盘的理由和实际的理由完全相反。
  例如,不是因为有了廉租房,也不是有了房产税,中国的房地产才会崩盘,而是因为没有房产税,没有市场缺乏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中国的房地产才走到今天的绝路。
  为了从这条绝路走出来,中国政府没有任何选择,只能建设廉租房,只能开征房地产税,才能真正解决我上面讲到的供需不平衡导致泡沫和房地产短缺的两大问题。

  如果按照郎咸平的理论,那么,中国不能建廉租房,中国不能收房地产税,因为这样做,中国的房地产立马就会崩盘。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郎咸平。他的所谓崩盘,就是房价下跌,弱势群体可以得到刚性需求,所以开发商暴利的日子就结束了。

  如果是用第一种视觉看郎咸平,只能说明他本末颠倒,混淆是非。

  如果是用后面一种视觉看郎咸平,那么,他的所谓地产不崩盘就是维持现状,维持不断的高房价和短缺,让弱势群体永远生活在这该死的地产泡沫里面。

  不管用什么视觉看郎咸平,有下面几种可能性。

  第一,他根本就不知道中国的房地产问题出在哪?
  第二,他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就是现在的房地产商人。昨天,他连续两次引用,而且希望大家看看任志强的文章,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郎咸平,要不就是无知,要不就是一个利用他目前的影响,把中国的政府引导到更加错误的方向,然后,再给中国老百姓挖更大的火抗往里面跳。

  可悲的政府,可悲的大众,如果听郎咸平的呼吁,如果停止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开征合理的房地产税,中国的房地产将永远走不出目前的怪圈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