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那些触礁沉没的上市公司 被两国资股东角斗掏空的*ST数码
上市时间:1996-4-30
终止上市时间:2005-9-20
关键词:法人治理缺失、信息披露违规、
违规担保
智维评析:
数码上市时名为百隆集团,第一大股东是陕西省国有资产管理局。当时,公司的管理已经十分混乱,乱投资、乱担保情况十分严重。1998年,航煤集团入主百隆集团,航煤是通过收购法人股成为数码测绘第一大股东的,而非受让陕西省国资局的国家股。虽然两大股东都是国资背景,但是二者之间没有合作关系,因而在利益分配方面各执一词,由于两大股东均把上市公司当成“唐僧肉”,抱着多吃一口是一口的心态,竞相掏空上市公司。
被大股东榨干致死的S*ST精密
上市时间:1997-6-26
终止上市时间:2006-11-30
关键词:股权转让、大股东侵占、高管犯罪
智维评析:
陕西精密曾是一家辉煌的国有企业。大股东深圳天华骗取其股权后,为取得配股资格,通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购销合同、虚填出库单等方式编制了虚假年报和中报。配股说明书被证监会批准后,非法募集资金2.2512亿元。此后,大股东及相关负责人通过对外拆借、投资等方式,非法占有精密资金1亿元。同时,深圳天华还用精密股权作担保,为其和珠海天华及其他公司在银行贷款,形成巨额债务。随后7年时间里,精密被榨干致死。
董事长卷款出逃毙命的*ST达曼
上市时间:1996-12-30
终止上市时间:2005-3-25
关键词:财务造假、大股东侵占、
高管犯罪
智维评析:
曾经的“中华珠宝第一股”达尔曼上市8年,造假8年,15亿元净资产瞬间蒸发。2004年4月,传出其老总许宗林卷款出逃的消息,公司股价迅速暴跌,证监会开始对其立案调查。作为幕后操纵者,许宗林通过做假账等手法,骗取银行信任,获取大笔贷款,再通过自己控制的管理公司把达尔曼的钱财“洗”到自己的海外个人账户上。2005年3月,证监会以“无法按期公布半年报告”为由,对达尔曼实施退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