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中山证券等为代表的28家券商去年的净利润出现同比增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53831
精华: 0
发帖: 230
在线时间: 1179(时)
注册时间: 2010-09-22
最后登录: 2018-07-04
楼主  发表于: 2013-01-28   

中山证券等为代表的28家券商去年的净利润出现同比增长

Wind数据显示,截至昨日,已有59家非上市券商公布了2012年未经审计的年报。统计显示,59家非上市券商去年合计实现净利润151.4亿元。以为湘财证券、金元证券、中山证券等为代表的28家券商去年的净利润出现同比增长,其余31家业绩下滑的券商中,有3家去年出现亏损。
2012年非上市券商的业绩陆续出炉,情况似乎比预期更好。Wind数据显示,截至昨日,上述59家券商合计实现净利润151.4亿元。业绩排名前十的券商累计实现净利润98.2亿元,占59家券商净利润总额的65%。
其中国泰君安证券、银河证券和申银万国证券分别以实现25.3亿元、14.1亿元和13.5亿元的净利润位居前列。中信建投证券、平安证券等券商去年业绩表现良好,跻身前十位。此外,已公布财务数据的非上市券商中,去年净利润在亿元以上的有34家券商。
有人欢喜有人愁。统计数据同时显示,去年净利润在2千万元以下的非上市券商达9家,其中3家券商出现亏损,而亏损最为严重的是世纪证券,去年亏损超过6000万元。
“去年公司投行部门几乎零收入,资管、自营也交了白卷。”广东某中型券商经纪业务总部相关人士称,在去年行情持续低迷、新股发行也频频遭冷遇的背景下,券商传统三大业务都难挑大梁。
从已公布的财务数据来看,去年非上市券商业绩分化严重。
与2011年相比,有28家券商的净利润出现增长。其中湘财证券、金元证券和国开证券的增幅最为明显,三者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达到698.6%、558.83%和335.2%。
不过,另外31家券商则不那么幸运,与2011年的净利润相比,它们净利润均呈下降趋势,降幅则大多集中在10%~30%之间。排名最后的三家证券公司去年的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更是高达539.5%、1755.2%和2871.4%。
业内人士指出,2012年的低迷行情令不少券商在自营业务的投资策略上加大了权益类投资。Wind统计数据显示,59家非上市券商中,85%的券商去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正值,合计盈利27亿元。

[ 此帖被水蓝色de眼泪在2013-01-28 09:33重新编辑 ]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53831
精华: 0
发帖: 230
在线时间: 1179(时)
注册时间: 2010-09-22
最后登录: 2018-07-04
沙发  发表于: 2013-01-28   
中山证券400025隐形的真正的大股东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53831
精华: 0
发帖: 230
在线时间: 1179(时)
注册时间: 2010-09-22
最后登录: 2018-07-04
板凳  发表于: 2013-01-30   
中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英文名称:Zhongshan Securities Co.,Ltd.),成立于1992年11月,注册于深圳,是中国早期的证券公司之一。2008年完成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增至人民币13.55亿元。
paul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94032
精华: 1
发帖: 975
在线时间: 449(时)
注册时间: 2011-10-25
最后登录: 2014-12-31
地板  发表于: 2013-03-27   
 21世纪网 罗一

  “中国宝安(10.68,-0.11,-1.02%)从来没有得到我们中山证券20%的股权,至于他在公告中为何提到会持有我们20%的股权,我们也是很疑惑。”中山证券总裁助理办公室主任杨睿华向21世纪网透露。

  对于漫天的质疑,中国宝安也从未对投资者做出一个让人满意的澄清解释。对于3月25日的澄清公告,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中国宝安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表现似乎总是不尽人意。

  从房地产、医药、锂电池、石墨烯、并购到举牌·····中国宝安似乎从来都不缺乏炒作题材。但尽管如此,中国宝安的每次炒作之举,都是“不得善终”。

  实际上,轮番炒作概念题材,助推股价飙升的背后,影射出的是中国宝安没有一个突出主营业务的支撑才是其不可承受之殇。

  中山证券20%股权悬案

  “中国宝安从来没有得到我们中山证券20%的股权,至于他在公告中为何提到会持有我们20%的股权,我们也是很疑惑。”中山证券总裁助理办公室主任杨睿华向21世纪网透露。

  然而,查证中国宝安历年公告,其定期报告均显示,公司持有中山证券20%的股权,此后,在2001年—2005年的中报及年报中,这一记载从未改变。

  但是根据工商资料显示,中山证券2001年至2005年的工商变更并未出现中国宝安持有20%股份的记录,但是根据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流程,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需先起草股权转让协议;再到到工商部门进行变更。

  杨睿华向21世纪网表示,我们从来没有关注这个公司,我们之间如果真要说扯得上关系的话,那就只能是在1995年的时候,我们的确有过合作,可是后来这次合作就无疾而终了,没有真正落实。至于为何会写到定期报告中,我们不清楚。

  当21世纪网进一步追问,这次合作的具体内容时,杨睿华表示:“我们并不否认的确是收到过中国宝安打给我账上600万元,有收购的意向,但是当时中山证券是属于中山市人行的,而且投资券商并不是你想投资就可以投资的,第一个要人行批准,第二个就是工商注册,当时情况是人行不批准,所以我们无法进行工商注册办理股权更改事项,持有20%股权一说是不成立的也是不存在的。”

  蹊跷的是,既然这20%股权不存在,中国宝安公司为何从2001年中期报告开始,就表明一直持有中山证券20%的股权,而按照当时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仅600万元。

  另外一方面,中国宝安又称,1996年,本公司将持有中山证券的原子公司安信财务顾问公司进行停业整顿,不再计入本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

  但是,中国宝安在2006年到2011年的中报以及年报中,其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一栏,依然可见中山证券的影子。

  信披漏洞

  法邦网债权债务律师杨杰向21世纪网透露,因为中山证券不属于上市公司,所以中国宝安在定期报告里面说其持有20%股权,这个是不需要向证监会出具什么证明的,中国宝安当时肯定是把这部分投资作为他单方面的一个意向,而且可以列在财务报表里。

  北京金城同达律师事务所刘信平律师向21世纪网透露,因为中山证券是非上市公司,所以中国宝安在公告里面说其持有20%的股权一事,是不需要向证监会出具相关证明的,也不用走流程,上市公司自己在年报里面披露就可以了。

  诡异的是,如果当初600万的投资计入财务报表,为何中国宝安在历年的财务审计当中没有审计出来?

  “这里面就牵扯不止信息披露作假的问题,还有财务作假和审计不严的问题。”杨杰如是表示。

  随后21世纪网致电中国宝安董秘娄兵,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直到截稿时间,娄兵也并未作出任何回复。只是其办公室人员称,一切以公告为准。

  法邦网债权债务另外一个律师刘子若向21世纪网表示,信息披露对于上市公司持有另外一个非上市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这块并没有什么规定,也不需要走什么流程,上市公司自己在年报里面披露就可以了,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信息披露作假的现象,这也是目前证监会在信息披露这块的漏洞。

  至于当时投资的600万元,杨睿华坦言,当时没有得到人行批准,这个程序最终也没有落实,紧接着中国宝安以子公司安信财务顾问公司的名义从我们这里又借了一笔钱出去,实际上我们就是一个债券跟债务的关系,跟股权扯不上任何股权关系。而且这是1995年发生的事情,很久远了。

  前后矛盾的是,中国宝安在之前的公告中一直都有提到股权问题,而在3月25日的澄清公告中,却改口并称该笔投资与中山证券对本公司所属子公司的债权相互抵顶,并于2005年将该项投资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1995年这个事就已经了解了,至于他们说2005年才将该项目全额计提减值准备,那是他们的事情,我们并不关注,也不关系怎么回事。”杨睿华如是表示。

  中国宝安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表现似乎总是不尽人意,犹抱琵琶半遮面。此前的“石墨烯”与“磷矿”事件已经令其饱受质疑,且闹出了“研报门”等诸多闹剧,而信披违规更是早有前科,公司形象大打折扣。对于漫天的质疑,公司也从未对投资者做出一个让人满意的澄清解释。

  以后大家找我请到my3b.cn那里只讨论三板等级考试,不讨论卫权,也不讨论股改...
1.我是第一个提出老三板等级考试大纲

2.我是第一个提出不股改就退市是违法的言论,

3.我是第一个提出吸收合并和到海外上市的方式解决老三板的
4.我是第一个提出万福生科可能在2013年退市的,并希望大家设法趁人多的机会把小草论坛人气带动
5.我是第一个提出将来会出现股东大会集中开,不如成立三板股民协会集体卫权的,
6.我是第一个以两面针补缴转让中信证券税款引发的讨论三板多数人都认为这个和自己无关,那么.......等着老三板重组你卖出在高位后,税务局来征税,你再问为什么没有人支持你抗议税务局按照最高的税种来征税,
7.我是第一个提出新股发行快要来了,从我国IPO定价制度改革到私有信息定价效率,交易制度改革

8.我是第一个在小草提出"老三板的持有人在历年与地方政府,原大股东,证件会的斗争中取得一定成果,但是接下来,随着新三板被重视,老三板的持有人要迎来他们的新对手:证券公司和地方中级法院."


9.我是第一个在小草提出"老三板不能套用以前的经验,尤其是十进宫以前说的"国企,小盘"曾经是对的,但是,要从2014年实际出发"的人,
          既然按照第8条,老三板的持有人要迎来他们的新对手:证券公司和地方中级法院.而有人问",新退市的,来了,对三板有什么影响",我的回答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原来的老三板,有动作的就到合适的地方...,没有动作的先停牌一段时间,真没有动作,就到四板..每个三板公司有对应的主办的证券公司,由他们请这些没有动作的公司去.....新来三板的公司,,有动作的就到合适的地方...,没有动作的先停牌一段时间...参考创智"也就是说哪个公司有动作,,并不是自己事前有个框框"国企,小盘"来限制,:证券公司和地方中级法院未必认这个十进宫以前说的"国企,小盘",当然,十进宫以前说的"国企,小盘"曾经是对的,至少到粤金曼停牌,也是国资领导下的,但是,这些都是明摆的,而你不知道的重组方案,才是最主要的,你可以把所有"国企,小盘"都事先买了,但是重组方案呢????很多人在中川群说要翻十倍,.....恐怕是想当然...凭什么?,..只要三板有上有下,从实际情况出发更实在,中川已经停牌很久了,万一像昌九生化那样,停牌后发布重组的对象不如人意,那么你到证件会去喊冤?昌九的股民难道不冤?为什么喊冤,就因为和你自己所想的框框不一样,至于昌九大股东也的确是不够地道,但是,如果你买了赚了,那就是不冤了,对吗?.....因为三板必然有上有下,没有动作的先停牌一段时间,真没有动作,就到四板(有人不懂,我当时没有解释,这里说下:“一板”是上交所、深交所的主板市场;“二板”是创业板;“三板”是股份代转让系统;新三板是国家级高新技术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代办股份转让的平台。“四板”是区域性柜台市场。例如上海股权交易所、重庆股权交易所等地方性、区域性的交易市场。)
       "有动作的就到合适的地方...,没有动作的先停牌一段时间,真没有动作,就到四板,"的规律存在,那么本质上,三板就定案了。目前的缺陷是“有动作的,还没有到合适的地方,没有动作的,也没有去四板的迹象,也没有给股民一个合理的说法”。对于类似沈阳环保那样不合理的方案也应该接受申诉。但是,像昌九生化那样,停牌后发布重组的对象不如人意,那么你到证件会去喊冤?除了不是小盘外,十进宫以前说的"国企”这个标准,昌九应该是符合的,大家说呢?我这话应该是大家不爱听的,所以。。。
********************



10.我是第一个在小草提出"在三板分开两步走"的人,并对想去my3b.cn的人提要求:控制你的上网时间.
.虽然十进宫的看法和我不一样,但是他也是不搞左右逢源的.  
   在三板分开两步走"的由来是,在三九生化停牌数年后,重组回主板,本来优势很明显,但是不到半年,

迎来若干官司,应该说如果不回主板,那么该公司应对官司的回旋余地更小,好歹回到主板,身价不同于三

板,但是这些官司对公司的影响不小,如果你是看十进宫的文章,应该记得有这样几篇比如"即将恢复上市

公司的大股东股权,竟可能在开盘前被拍卖"以及"振兴生化(原三九生化000403)行业优势一目了然"

还有由于"承诺在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分阶段收购公司持有的山西振兴集团电业有限公司 65.216%

的股权"引来的官司的相关报道,个中文章大家自己琢磨,
    因此,我说的在三板分开两步走,就是第一步重组,把公司的资产置换,第二步理顺关系,把各方面理

顺,选择合适的时候上市,或者在自己无法达到上市条件的情况下,考虑被并购上市.和三九生化相比,优

点是在三板理顺关系,比如打官司不要拖到主板,缺点是万一资产置换后,在三板还是搞不定,那么对于重

组方和股东而言,是个大损失,这也是我和十进宫看法不一样的地方,多数人都是公司回主板为目标,而且

是一步到位,开市第一天就卖,而我主张在三板消化后再上市,"不要事情还没弄明白就盲目推进。要有序

推进改革".所以,要是你和十进宫的观点比较接近,就直接承认十进宫的观点更合适你,而不要接受我的

在三板分开两步走的观点,我的请求只有一个,你别来my3b.cn,没有必要左右逢源.虽然十进宫的看法和

我不一样,但是他也是不搞左右逢源的.
[ 此帖被paul在2013-12-06 17:18重新编辑 ]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