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7月23日01:0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掌控龙涤股份四个月之后,陈文建和他的浙江国联港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江国联”),已经到了谢幕之时。
7月18日,龙涤股份发布公告,称浙江国联持有的上市公司4500万股,于7月15日在浙江省绍兴市信城拍卖有限公司拍卖时,因无人报名竞买而流拍。
次日,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浙江国联所持龙涤股份4500万股归李万奎所有,股权过户手续随后办理。
而李万奎正是浙江国联的债权人,此次拍卖,亦是应其要求。此前,因为债务纠纷,浙江国联将上述股权质押给了自然人李万奎。
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浙江国联手中剩余3000万股龙涤股份,也已经被一名上海债权人所冻结,将在不久进入拍卖程序。
除此之外,信达与长城两大资产管理公司手中,亦持有龙涤股份总共2386万股。一家名为黑龙江加州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股东,持有龙涤股份750万股。
“这就出现了龙涤股份控制权三分天下的局面,虽然谁也操控不了公司,但三方互相监督,也可以保证不会再有人去掏空上市公司了。”一位黑龙江本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龙涤股份运转正常,且微有盈利,这种相对稳定的股权结构,也为命途多舛的龙涤股份回归主板,保留了一线生机。
浙江国联谢幕
就此,陈文建一人掌控龙涤股份的局面不再。
2007年底,陈文建和浙江国联以救火队员身份出现,并于2008年3月,以5000万元受让黑龙江省国资委持有的龙涤股份7500万股,接管了面临破产之虞的龙涤股份。
但事后证明,陈文建的收购资金,大多来源于民间借贷,因此出现了债权人逼宫,相继冻结其所持股权的局面。(详见本报2008年5月23日报道《浙江国联大玩空手道 龙涤股份回归主板再成戏言》)
而李万奎正是浙江国联最大的债权人之一。浙江国联付给黑龙江省国资委的2000万元收购首付款,正是向李万奎所借。
记者了解到,本次流拍的4500万股,占龙涤股份总股本的12.77%,一旦完成过户,李万奎将成为龙涤股份的单一最大股东。
据浙江当地人士介绍,李万奎系在浙江绍兴经商的四川人,为浙江多丽斯集团董事长。
公开资料显示,浙江多丽斯集团位于绍兴中国轻纺城(600790,股吧),下属公司包括浙江多丽斯数码纺织有限公司、绍兴迅宇染整有限公司、浙江伟益进出口有限公司、绍兴县蜀丰布业有限公司等。
该公司起家于纺织,后在印染、贸易、投资、房产、旅游等行业多有涉猎。目前计划将投资、房产和旅游业打造成为该集团的又一核心产业。
但李万奎属于被动接盘,其是否有意向重组上市公司,以及是否具有此等实力,尚不明晰。
除此之外,浙江国联手中另外3000万股龙涤股份股票,也已经是风雨飘摇。
早在今年5月间,这3000万股已经被上海一家贸易公司冻结。陈文建曾向该公司借出PTA产品,以保证龙涤股份的生产经营得以持续。但并没有归还,从而形成债权。
浙江国联所有的“国联九号”工程船亦被多家债权人轮候冻结,此船正是陈文建左右腾挪的道具,亦曾被诸多投资者寄予厚望,希望可以将其注入上市公司,从而成就龙涤股份成为“三板回归第一股。”
三足鼎立格局
陈文建黯然离场,李万奎被动登台。对于龙涤股份来说,在实际控制人轮番粉墨登场后,片刻的稳定或许更为重要。
上述黑龙江当地人士分析,陈文建出局后,出现的三分天下的局面,“这对龙涤股份来说,是个好事情。”
目前龙涤股份的股权结构是,李万奎即将接手4500万股,占总股本的12.77%;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掌控1600万股,占总股本的4.59%;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握有770万股,占总股本的2.19%;黑龙江加州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掌握747万股,控股2.12%;即将拍卖的3000万股,占总股本的8.52%。
至此,李万奎、金融机构和另外3000万股的接盘者,分别持股12.77%、8.9%、8.52%,三足鼎立之势已成。
此外,黑龙江省国资委,也并未完全放弃对公司的控制,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也仍由黑龙江国资委委派。“多方互相牵制,也就可以避免再次出现大股东掏空上市的局面。”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龙涤股份为黑龙江省最大的纺织企业,1998年在深交所上市。但上市第二年,大股东黑龙江龙涤集团有限公司,即开始挪用上市公司向银行的贷款。至2003年末,资金占用余额已经高达7.33亿元,深交所由此也对龙涤股份及其数位高管进行公开谴责。
但这只是龙涤股份命途多舛的开始。
2003年,中达集团入主龙涤股份,通过贱卖其资产等方式,又将上市公司进一步掏空,并最终在2006年,将龙涤股份拖至三板。
此后两年,龙涤股份相继实现盈利,这也令其回归主板陡生希望。不想随后浙江国联身负巨额债务主导重组,并最终功败垂成。
“以前龙涤的重组,都是由地方政府来主导。而现在三分天下的股权结构即将形成,或许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更有利于各参与方寻找利益的共同点。”上述黑龙江本地人士表示。
而在经历了诸多风雨之后,维持龙涤股份的稳定,也为各参与方所看重。
而一旦今年无法实现盈利,从而以连续三年盈利之身回归主板,龙涤股份至少需要再等三年。
“现在龙涤股份生产经营情况尚属正常,把主业做好,以等待国家进一步明晰三板回归主板的政策,或者寻找新的重组方,或许是更好的选择。”该人士告诉记者。
【作者:迟平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王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