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中国有梦
jlsylbs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35866
精华: 29
发帖: 4566
在线时间: 2374(时)
注册时间: 2010-04-13
最后登录: 2016-12-2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8   

中国有梦

经济企稳回升  转型机遇难得 中国有梦A股先行

[ 此帖被jlsylbs在2013-11-08 11:39重新编辑 ]
jlsylbs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35866
精华: 29
发帖: 4566
在线时间: 2374(时)
注册时间: 2010-04-13
最后登录: 2016-12-22
沙发  发表于: 2013-11-08   
  A股恶梦的开始!
jlsylbs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35866
精华: 29
发帖: 4566
在线时间: 2374(时)
注册时间: 2010-04-13
最后登录: 2016-12-22
板凳  发表于: 2013-11-08   
券商新三板业务5年后获利料超百亿

2013年11月07日 02:00   证券时报记者 桂衍民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扩容在即,挂牌企业地域范围的扩容和交易制度的完善已箭在弦上。
  股转系统的扩容,除了为各地拟挂牌企业提供挂牌和融资机会外,主办券商将成为最先受益者之一。有机构预测,随着做市商制度的推出,5年后证券公司有望从扩容后的股转系统获取超过百亿元的收入。
  股转系统近期将扩容
  “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判断,新三板(官方简称‘股转系统’)扩容、交易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发布的时间,应该就在近期。”西部证券总经理助理、代办股份转让部总经理程晓明昨日在微博上表示。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程晓明上述言论尚且属于预测的话,那官方的一些表态也显示股转系统扩容已如箭在弦上。
  11月4日,在股转系统及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举行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股转系统董事长杨晓嘉表示,此次签约合作是全国股转系统服务范围扩大到全国之前的准备工作,目前扩容时机成熟。
  而在早前的9月4日,证监会市场部副主任王娴表示,全国股转系统扩大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当中,扩大试点的具体方案将很快出台,届时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可以申请到全国股转系统挂牌交易。
  证券时报记者从多家证券公司获悉,10月份股转系统已下发通知,要求各主办券商在10月25日之前再度上报试点园区之外的一批拟挂牌项目。一位主办券商场外市场高级经理表示,目前股转系统的回馈速度较以前大幅提升,显示全国扩容的内部准备已经到位。
  股转系统官网信息显示,截至目前,股转系统挂牌后处于交易状态的企业家数达到332家(不含转板企业),两网及主板退市公司58家,两者合计达390家。另外,已经获得股转系统主办券商资格的证券公司增至77家。其中,已有挂牌项目产生的主办券商达54家。
  5年后券商获利逾百亿
  股转系统的扩容,早已引发了券商的追捧,在积极申请主办券商资格的同时,业务布局也早已展开。不少证券公司不仅成立了场外市场业务部,还在北上广深等地设有专门的业务团队。
  “现在新三板业务还不能实现盈利,但我们看好做市商制度推出后的前景。”深圳一家中型券商投行部负责人表示,该公司目前正在内部游说投行员工加入三板业务部门,也可能会对外招聘一些专业人士。
  对于场外市场的前途,券商内部其实早有预判。程晓明就曾对股转系统进行过大胆预测。程晓明称,单就市场份额而言,股转系统12年后有望占据国内半壁江山。
  中航证券研究所认为,新三板是场外市场的主力军,新三板扩容至全国的直接效应将是挂牌公司数量成倍增加,在业务上有可能推出债权融资工具和股票质押贷款产品、开展优先股、资产证券化等创新试点。随着新三板扩容,配套制度的完善,券商有望开展做市商业务和转板业务,个人交易者的引入也会增加市场流动性,增加经纪业务收入,新三板业务将成为券商收入新增长点。
  根据华融证券的测算,新三板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做市商的利差,5年后有望超过百亿元。新三板业务对证券公司收入的贡献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挂牌企业带来的投行收入;二是通过撮合交易带来的佣金收入;三是通过直投、资管等业务获得的其他收入。

jlsylbs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35866
精华: 29
发帖: 4566
在线时间: 2374(时)
注册时间: 2010-04-13
最后登录: 2016-12-22
地板  发表于: 2013-11-08   
引用
引用第2楼jlsylbs于2013-11-08 08:08发表的  :

券商新三板业务5年后获利料超百亿

2013年11月07日 02:00   证券时报记者 桂衍民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扩容在即,挂牌企业地域范围的扩容和交易制度的完善已箭在弦上。
  股转系统的扩容,除了为各地拟挂牌企业提供挂牌和融资机会外,主办券商将成为最先受益者之一。有机构预测,随着做市商制度的推出,5年后证券公司有望从扩容后的股转系统获取超过百亿元的收入。
.......



百亿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不会有些投资者被坑的倾家荡产吧!
[ 此帖被jlsylbs在2013-11-09 22:46重新编辑 ]
jlsylbs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35866
精华: 29
发帖: 4566
在线时间: 2374(时)
注册时间: 2010-04-13
最后登录: 2016-12-22
4楼  发表于: 2013-11-08   

jlsylbs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35866
精华: 29
发帖: 4566
在线时间: 2374(时)
注册时间: 2010-04-13
最后登录: 2016-12-22
5楼  发表于: 2013-11-08   

jlsylbs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35866
精华: 29
发帖: 4566
在线时间: 2374(时)
注册时间: 2010-04-13
最后登录: 2016-12-22
6楼  发表于: 2013-11-08   


wbl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15962
精华: 0
发帖: 5177
在线时间: 4393(时)
注册时间: 2009-02-21
最后登录: 2020-10-01
7楼  发表于: 2013-11-09   
秉利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8楼  发表于: 2013-11-10   

香港成报
【“我”的新发现】有一天“我”字丢了一撇,成了“找”字,为找回那一撇,“我”问了很多人,那一撇代表什么?商人说是金钱,政客说是权力,明星说是名气,军人说是荣誉,工人说是工资,学生说是分数……最后“生活”告诉“我”那一撇是:健康和快乐,没有它们,什么都是浮云!
via晓玲有话说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9楼  发表于: 2013-11-10   
金岩石
恒大夺得亚洲冠军!证明了体制改革的红利,为三中全会的改革助威!有人说,恒大的成功是许家印用钱砸出来的,为什么王健林的钱却砸出了中国足球的耻辱! 有人说是用人得当,特别是用了教练里皮,那为什么教练卡马乔不行呢? 这是一个鲜活的案例,证明了团队成功的三要素缺一不可:金钱,人才,制度!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10楼  发表于: 2013-11-12   
马云在双11告诉我们的商业逻辑
截止到2013年11月11日21时19分45秒,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支付宝交易额超300亿。天猫微博说,现在已在,未来正来。​

马云在缔造一个新的神话,在这个神话背后,有一些逻辑或许值得我们思考。​

1.数字商业生态系统已然形成。电子商务已经不能简单囊括今天的互联网上的消费形态,现在,电子商务已经形成了一套新的生态系统,从购物平台、技术、数据、物流、支付,马云用比2012年更多的交易额告诉所有的不管传统还是非传统的企业,今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商业已经走来,这是未来。​

延伸思考:你的行业如何数字化?在煎饼都可以用互联网迅速做出品牌的今天,或许一切数字相关的创新都有想象空间。​

2.消费者行为是可以被商业趋势引导的。双11的购物狂欢,完全是一个被商业引导的现象。天猫不断用各种刷新的数字告诉消费者,这一天是购物狂欢节,今天东西很便宜,不在双11买东西好像你会错过什么,今年天猫更是在央视媒体、户外各种媒体上造势,在制造一种能量场,消费者被这种场域所影响,于是,由趋势变成了大众潮流。​

延伸思考:我们往往关注消费者的大多数,忽视少数,我们经常谈及大众,不在意精众,小群体往往是时尚趋势的源头,发现趋势,一定是小数据,一定是小群体文化。​


3.成为行业品类的老大后,你要做的就是一直要想办法跑在最前面,不管花多少代价,品类地位比赚钱多少更重要,这就是竞争法则。互联网的丛林,既比拼爆发力,也比拼耐力,对于马云而言,塑造了阿里巴巴这个神话,推出天猫这个平台,后有京东、苏宁等一系列追兵,要想继续赢,就得不断的制造神话。​

延伸思考:老大领跑品类的方式,一定是在做看起来是引领一个行业的事情,马云谈电子商务必然会谈到创新,谈到如何通过虚拟商业降低实体商业的成本,你会觉得马云是在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在消费者眼中,一个企业敢说他做的是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这个企业就是行业老大。你想想你的企业敢当这样的老大吗?​


4.制造自己的新闻和内容,比一切公关都有效。今天的商业领域的舆论,基本上被天猫独占,很多媒体都等着那些天猫刷新的数字,而我们看到没有第二个电商,发出如此强有力的声音,这些数字的背后,一定有天猫的精心的策划,以及一个强大的公关传播体系,制造自己的内容,撩拨着所有人的神经,比任何的传播都有效果,从维珍集团的理查德·布兰森,苹果的乔布斯,小米的雷军到阿里的马云,无一不是公关和传播高手,这种自我舆论主导的传播,胜过千万的广告。​

延伸思考:内容,依然是内容,一切有传播力的事物都是依靠内容带来的扩散,制造一种让消费者跃跃欲试,无法阻挡的氛围,比一切广告都有用,这就是场景,这也是体验经济,大家是在触摸双11,不是在买东西。​


5.未来的终极是线上线下的融合。在去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马云和王健林曾打下亿元豪赌:马云认为到2020年,电子商务将取代传统实体零售,占零售市场50%,王健林认为不可能。两个巨头的豪赌,代表的是两股商业力量,但是终极,这两股商业力量必将走向融合。马云作为传统商业力量的挑战者和革新者,他一定要制造传统商业的压力,但是传统商业一旦明白是怎么回事情后,或许他们的动作也不会慢,苏宁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云商概念不是一个空的概念,而是一个融合概念。​

延伸思考:互联网应该是实体的延伸,实体店铺应该是制造消费者体验和感知的场所,线上世界和线下世界从来就不应该孤立,只是现在传统企业离线上世界太远,互联网则只欣赏自己的虚拟世界,商业的创新一定是打破界限,因为未来的商业就注定是线上线下的融合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11楼  发表于: 2013-11-12   
鲁国平【就算再无知也要明白】1、30年人民币贬值超600%;2、10年房价上涨超500%;3、城乡收入差距:1978年1.8:1,2009年3.5:1;4、政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中国30%,日本4%;5、每百万美元gdp供养的财政开支人员:中国为39人,日本为1.38人;6、中国工人的平均工资为美国的6%,中国的平均房价已远超美国。转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12楼  发表于: 2013-11-13   
中国金融泡沫吹大 做空大鳄虎视眈眈
宏观经济证券时报网[微博] 2013-11-13 04:47
我要分享
腾讯微博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2
中国当前的房地产泡沫、信贷泡沫、债务泡沫以及国际短期资金流出,与当年东南亚危机之前的情形十分相像。

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对冲基金经理们或许已经选定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做空对象——一个有着3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因为做空的客观条件似乎已经完备。

首先,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是路人皆知的事实。从2003年房价启动到2007年底的五年时间,中国平均房价上涨了10倍,其上涨周期与1985年至*****时的日本、1992年至1997年时的香港基本一致。当调整周期来临时,恰逢2008年的次贷危机,当年中国的房价下降了20%多;而当需要深入调整时,4万亿的刺激政策出台,因此从2009年开始,房价再拾升势,迄今价格又翻了一番,其中的泡沫究竟有多大,实在难以估量。

其次,中国的信贷泡沫也是前所未有的。惠誉公司2013年6月18日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题为《中国信贷泡沫为现代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影子银行系统已失控》的报道称:自雷曼倒闭以来,中国的信贷总额从9万亿美元上升至23万亿美元,在短短五年中赶上了整个美国商业银行系统的规模。中国的信贷占GDP比率在五年内从75%上升至200%,而美国次贷危机及日本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经济泡沫破裂前的比值大约为40%。惠誉还警告中国的影子银行系统因难以展期短期债务而失控。尽管这是惠誉的一家之言,但数据却是中国的官方数据,无法否认,这些数据尚未包括影子银行的信贷规模在内。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李若愚《中国式影子银行风险评估》一文所说,中国影子银行的总规模近23万亿人民币,其中可能引起系统性风险和存在监管套利的狭义影子银行,总规模约为11.68万亿人民币,占GDP的22.5%,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11.2%。中国的GDP仅为美国的1/3强,而信贷规模却比美国还多出23万亿人民币,足见信贷泡沫的严重程度。

第三,中国社会主体的债务规模处于高位,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越来越大。中国企业的债务水平尽管比改革开放初期有较大改善,但却一直居高不下,目前仍在60%至70%的区间,比美国企业的债务水平高出20%至30%,据估计总负债高达100万亿人民币。中国家庭的债务水平近年来也上升较快,据苏格兰皇家银行的估计,中国家庭债务总规模约为15万亿人民币,虽然不是巨额债务,但是这些债务的偿还水平很脆弱,绝大多数依赖薪资偿还,一旦失业,即失去偿还来源。当然,最为值得担心的是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关于这一债务规模究竟有多大,有各种说法,有的估计在14万亿至16万亿,有的估计在16万亿至18万亿,还有的估计在20万亿到24万亿之间等,目前审计署正在全面审计。但无论哪个数字,都是相当可怕的。

事实上,中国整个经济已被房地产绑架。银行贷款的50%~60%是由企业的房产、土地做抵押;影子银行的贷款绝大多数直接或间接与房产土地有关;中国企业负债依赖房产、土地做抵押,中国家庭负债也大多用于房屋按揭;而地方政府债务的还本付息更主要依赖卖地收入。因此,一旦捅破房地产泡沫,中国社会将遭受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银行坏账急剧增加,企业大量破产,众多家庭成为负资产家庭,地方政府破产等等。

中国当前的房地产泡沫、信贷泡沫、债务泡沫以及国际短期资金流出,与当年东南亚危机之前的情形十分相像。爆发相关危机或许只是缺少一个契机。这个契机或许是国内政策调整刺破了房地产泡沫,或许是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也或许是索罗斯们狙击人民币。

对于中国的金融经济泡沫,国际资本大鳄们十分清楚,过去由于中国经济体的封闭,他们没有对冲的工具,只能不时攻击一下港元。而如今,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人民银行与世界上20多个外国央行签署了近3万亿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打开了人民币与世界主要货币的兑换通道,对冲基金们很容易在相关市场借到人民币,从而做为做空人民币的筹码。

一切似乎都非常完美,羊已养肥,当苦于没有宰杀工具时,有人又主动送来了工具,索罗斯们终于笑了。而索罗斯们一旦发起攻击,美、日等国家肯定会火上浇油、推波助澜。届时,将会是狼藉一片,不堪设想。

现在,或许缺少的是一点技术准备和一个合适的时间节点。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