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表示,在这个经济周期也有城镇化、二次土地改革和创新三项机遇。他说,城镇化可减少贫富差距;新一轮土地制度变革,可让农民从土地买卖中,获得更多好处;第三个际遇就是创新,特别是网络金融的发展,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面对新技术要满腔热血,推动的态度则要严格要求。
在回答提问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时表示,此乃大势所趋,大陆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从货币发展的角度则差远了。他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本身既是一个目的,又是一个手段,还是一个过程。
人民币国际化有四项标准
他说,人民币国际化有四项标准,一是货币国际化指数,依据大陆前年提出的数据,美元的国际化指数是53,欧元是26,人民币只有0.87,大陆应该在10年内将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提高到15,虽仍低于美元及欧元,但必须高于日元;第二项指标是完全可以兑换;三是纳入国际货币基金(IMF)的特别提款权(SDR);四是可以做为部分国家银行的储备货币。
成思危认为,为了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大陆必须改革汇率制度,最终实现浮动汇率,其次要在资本项目下实现可兑换;三是资本项目开放,估计10年内人民币可以基本实现国际化。另有提问指出,近年来台商在大陆的经营较困难,是否意味大陆对对台资的政策已经调整,成思危说:“在我看来,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的阻力并不在大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