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的重大利空带给市场的是突破4100点的结果,显然政府的调控措施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然,希望某一项政策马上见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市场还会按照看不见的规律运行,直到外部因素通过市场内部的质变共同作用出应当的结果。这就像打高尔球一样,不论你的主观愿望如何,一定的挥杆动作、一定的挥杆力度,再结合天气、场地等因素,小球必然会落到它应当落到的地方。
但是,政府政策可以决定其导向,就像挥杆可以决定其方向一样。老练的球手基本上可以做到指哪打哪,而新瓜蛋子可能就小球横飞了(向前挥杆球向后走的事情都有发生呀!!)。对于当前政府的评价,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基本判断:务实、低调、办实事,虽然也有不足,可是相比前任政府应当说更老练一些。也就是说,他们不会出现向前挥杆球向后走的事情。解读当前的政策,我们可以发现政府对于经济政策调整,总体是化解流动性、防止经济过热、关注原材料价格上涨、呵护股市健康发展。基于这样的考量,在此本人对未来政策做出这样的一些判断:
1、 化解流动性:外汇投资公司组建、QDII增加份额。因此,香港股市首当其冲受益。
2、 防止经济过热:加息。
3、 原材料涨价:加息。
4、 股市健康发展:风险教育、严查违规操作、严查违规资金、加息。
由此可见,中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而加息将成为未来调控市场的主要手段。但是为了呵护股市健康发展,加息将已小幅度、多频率出现。虽然加息会加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但是如果人民币在短期升值速度加快,将导致热钱涌入的速度减慢。这就像大家都预期股票涨到4000点,而现在已经4000点一样,投入热钱进来的冲动会降低,因为短期内看不到合理的利润空间。政府之所以放宽人民币浮动比率,就是在变相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
加息对于哪些行业是利好、哪些行业是利空,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头脑分析一下。如果能够得到正确的结论,那么恭喜您,您可能已经抓住了下一步市场的热点。房地产行业始终将是政府打压的首要目标,因为房价高涨不仅引发腐败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发人民生活质量下降,打压的是大家消费欲望。失去了消费这一支持经济发展的基础,未来中国经济将出现重大问题。
短期内(两个月内)加息的可能性不大,政府还需要评估政策的效果。但是如果市场的走势与政策导向相反,政府最可能的措施是取消利息税,变相加息25%。资本利得税也不是没有可能,出台会非常慎重,起码不会针对所有资本利得征税,而只是对于短期资本利得征税(如一年以内的资本利得)。这种征税的方式将有利于抑制投资炒做行为,而会对蓝筹成长股形成重大利好。
以上分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