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fi.net.cn/newspage.aspx?id=20180706000033&p=2“发审皇帝”落马之路:姚刚涉嫌受贿、内幕交易被提起公诉时间:2018年07月06日 07:05:56 中财网
7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发布消息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党委委员、副主席姚刚涉嫌受贿、内幕交易一案,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河北省人民检察院、河北省邯郸市公安局侦查终结后移送河北省邯郸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邯郸市人民检察院已向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起诉指控:被告人姚刚利用其担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助理、副主席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巨额财物;利用其在履职中获悉的内幕信息,进行相关股票内幕交易,获取非法利益,依法应当以受贿罪、内幕交易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这距离姚刚2015年底被查已经过去了2年半的时间。2015年11月姚刚被调查的消息震动整个资本市场,其时,新京报报道了这位执掌发审委十多年的官员的落马之路。
“发审皇帝”姚刚的落马之路 证监会“二号人物”姚刚被查,曾经的“发审皇帝”从高位落马。姚刚是迄今为止证监会系统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也是2015年10月底中央巡视组进驻证监会以来落马的首位官员。
2015年11月13日晚,一则消息炸开了整个周末。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席姚刚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调查。
................
手握发行审批大权十多年
中纪委并未透露调查姚刚的原因。姚刚曾手握发行审批大权多年,市场对其落马原因的猜测,多集中在IPO或再融资腐败问题上。
2002年重返证监会的姚刚,一直主管发行监管工作,长达十多年。
2002年,姚刚从国泰君安回到证监会担任发行监管部主任,2004年7月,升任证监会主席助理,并兼任发行部主任多年。2008年,姚刚升任副主席,并很快着手筹备设立创业板。直到2015年年初,发行部的分管权才从姚刚手中转出。
经历了周小川、尚福林、郭树清、肖钢四任证监会主席的姚刚,被业界称之为“发审皇帝”。
中纪委2015年11月13日宣布了证监会副主席姚刚接受调查的消息,但官方披露信息并未透露原因。姚刚在任之时曾手握发行审批大权多年,市场对其落马原因的猜测分析,可能多集中在IPO或再融资腐败问题上。
据《棱镜》报道,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同为山西人的姚刚,与令计划案有所瓜葛,二者同属“西山会”的会员。 报道称,2014年底令氏家族被调查前后,令氏家族在A股的动作逐渐显露,令计划的弟弟令完成掌控的汇金立方入股的7只股票中,有6只登陆创业板。在这些企业IPO期间,姚刚在证监会主管发行工作。
...................
发行监管成证监系统被查重灾区? 多位证监会落马官员均出自发行监管部门。分析称,IPO核准制需要官员进行行政审批,存在权力寻租的空间,是滋生腐败的土壤。
截至2015年底,姚刚、李量、李志玲、刘书帆等落马官员均出自证监会发行监管部门。掌握IPO企业生杀大权的发行监管领域,正在成为证监系统落马官员的重灾区?
在市场人士眼中,证监会的核心权力部门在于行政审批大权在握的一线部门,包括发行部、创业板部、上市部、基金部、机构部、会计部、国际部、期货一部、期货二部等。
.....................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据记者表示,IPO核准制的机制存在致命缺陷,也是滋生腐败的土壤。董登新称,所谓IPO核准制就是审批制,需要官员进行行政审批,于是就存在权力寻租的空间。
“所以,我们需要推行注册制,去行政化,加速市场化改革进程。”董登新说,不过目前改革进程很艰难,需要监管层自我革命,还权于市场和投资者,将权力寻租市场压缩到最小。
中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