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继伟署名文章背后的金融监管改革争论
历史的进城 2018-02-05 10:48:05
中国现行“一行三会”金融监管架构,成形于朱镕基时代,作为朱镕基的一项改革遗产,其核心要义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而此后近二十年间,中国金融的混业经营态势突飞猛进。尤其是在不断警示金融风险的当下,中国到底如何处置朱镕基遗产,改革金融监管以适应形势,上到决策层下到学界,一场金融监管大辩论持续升温。
1月29日,中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网站发布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会长楼继伟的署名文章,讲述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以及如何改革金融监管。楼继伟在文中称“面对今天的金融乱象,我不禁感佩朱镕基当年的英明预见”。朱镕基当年曾力排众议坚持金融“分业监管”。
比照中国官方此前的金融监管改革思路,楼继伟此文所持观点出现重大突破。至今仍在中国政府内部担任公职的楼继伟,卸任中国财长一年有余,他被视为中国政府内部最大胆敢言的改革派人士之一。学者和官员二重身份相重叠的楼继伟,此番言论是仅仅代表学术思考,亦或是反映了决策层监管思路上的新思考,尚不得而知。
早在2015年中国爆发罕见股灾之后,中国证监会在股灾酝酿以及其后的救市中曝露出很多问题。这引发了中国金融监管改革大辩论。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改革“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架构。
一派认为,“我们之所以重提综合监管的问题,是因为我们的金融体系已经高度的综合经营了”,而分业监管无法适应混业经营的金融形势,金融监管改革的方向是合并“一行三会”。
当然,这一派的一部分人也认为,“在目前分业监管的基础下,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本身的功能可能都没有发挥的很好,中间有一些协调问题,有顶层设计的问题”,从而主张在现行“一行三会”框架下“成立一个比较强有力的协调机构,特别在信息共享的基础来加以解决”。中国国务院成立金稳委来协调“一行三会”,就是这一派观点的反映。
而另一派则明确反对合并“一行三会”。前总理朱镕基经济智囊、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高西庆,就曾明确反对在目前合并一行三会,但他建议需要一种更统一的方式来管理,“如果把它合起来的话,以我们目前的公共治理系统,出的问题比能够解决的问题多很多”。
高西庆反对在中国目前阶段合并“一行三会”的理由和朱镕基当年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理由十分类似。而作为当年朱镕基手下得力干将的楼继伟此次更是将问题引向了深入,就是不在“综合监管”还是“分业监管”上面打转,解决“过度混业经营”引发的问题,需要向“分业经营”方向回归。在楼继伟看来,监管更应该是“防患于未然”的“事前监管”,而“追着问题跑”,一味试图去适应“混业经营”恰恰是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