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务实派落实 不玩弄虚的  不搞假大空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30楼  发表于: 2018-06-13   
@江南愤青
金融到底是什么
金融是杠杆,有杠杆自然就会有风险,这个话是对的,但是这个话是废话,就如同核电站是核电,是核电就有风险,那是不是意味着核电就不需要管理了,任由风险肆虐?金融不但有风险,还是高风险,他关系到百姓的财富,千家万户的财产权利,这种风险就更值得监管重视和慎重处理,现在金融风险在高位运行,恰恰是大量专家学者所鼓吹的金融过度自由化给推出来的产物,大量的资金通过杠杆被创造出来,造成了市场资金泛滥的情况,因为我国的基础货币除了09年四万亿外并没有大的滥发,外汇占款有所增加,实际也有限,表明了大量的资金是层层杠杆叠加出来的,这些杠杆的层层叠加的过程就是不断所谓的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不断的所谓各种金融创新的衍生,本质就是一个不断创造杠杆的过程,到了今天市场到了杠杆拉倒极致的时候,去杠杆已经成为了市场自发出现的一个状态,我们很快会发现我们看上去很多有钱的人,其实并不是真的有钱的人。会很容易随着泡沫的破灭而一下灰飞烟灭,大量的高杠杆资金在过去几年呼风唤雨,到处做着钱生钱的游戏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杠杆是什么,不知道风险是什么,每天做着美梦,每天发着大财,现在开始金融监管趋严了,这个时候出来喊话,说做金融就有风险,监管不能把我干死,要允许有风险存在,我就在想那里有那么好的事情,钱你要赚,风险不想接受?说实话,这次监管就是要干死过去几年大量肆无忌惮在金融市场捞钱的高杠杆资金,目的也很明确,手段也很明显。纯粹的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捞钱游戏,玩一票是一票,*****才会让你不断的把这个游戏给玩下去。

下面这篇文章是我一次在闭门监管会议上的演讲实在懒得写了贴出来算了,13年的演讲,当时很多专家学者拼命的鼓吹金融自由化,我提出了反对意见,我认为没有节制的进行金融自由化,总会有一天社会为之买单,而现在很可能就是到了买单的时候:

我一直觉得金融这个东西,从来都不是金融本身的问题,一定是来自于金融以外的问题,他可能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的外化和延伸,我们在选择选择的金融制度,一定是依附于大的时代背景,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不能脱离具体的发展阶段看金融业,你让原始社会用上美国的金融制度,其实也没意义,压根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制造出更多的问题。这个角度来看,金融只是金融,无好无坏,不带情感,他给社会的作用好坏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这样的工具,甚至可能更多还是取决于其他非金融因素,因为,金融本身是个经济学衍生附属品,金融在创新方面其实也只是金融范畴的概念,依然逃脱不了经济学的范畴,所以,我一直对所谓的金融创新没抱有什么太大的期望。回头看金融史,过去一百多年来的金融史上,能称之为创新的金融变革,其实极为有限,大量曾经被称赞为创新的金融产品,要么消失了,要么就是直接引发了大地震,被叫停了。绝大多数创新的代价是极高的,而且带来的社会伤害也很大。

现在很多人说金融是强国之根本,说要保护先进的金融体系,我认为是扯淡,我认同实业兴,金融兴,金融稳,社会稳的说法,但是我不认同金融强,国家强的说法,这个说法必然是不靠谱的。什么狗屁学者说,金融强大了,所以英国打败了荷兰,扯淡去吧。就当时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发展程度来看,荷兰都领先英国,但是随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实业的不断发展,从而使得整体国力逐步强盛起来,干掉了荷兰这种纯粹以贸易工商业作为支柱行业的国家,跟金融毛关系啊,金融在当时所扮演的角色,微乎其微呢。落后野蛮的元朝搞死了出现了纸币的宋朝,不知道能否来举例?太多这种乱七八糟的案例了,别以为干了金融学者这件事情,就非得把金融碰到天上去呢?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必然是依附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基础之上,实体经济不好金融不可能好,就金融谈金融,都是弱智言论。

我写《支付革命》的时候,谁都不信中国金融业效率很高,我让他们去香港,去台湾,去美国走走看看去,回来都傻眼了吧,人家支付跨州,跨行,至少三个工作日,我们呢?全国即时到账,谁还敢说中国的效率低?在这种情况下一堆人喊着互联网金融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我不知道意义在哪里啊?都这么高的效率还去提高干嘛,*****吃多了,会死人的。

我们讲究效率一定是社会整体效率,单个效率再高有意义么,尤其是金融这种负面性极强的东西,效率抬升的副作用只会更大,而且从社会整体均衡理论来看,单一效率极高一定是挤占了其他领域的资源来堆积而成的,从而最终其实是伤害了其他层面的效率提升的,我们的金融业陷入到效率过高的魔咒中去了,使得每个客户经理都只会干两件事请,没命的拉存款,然后闭着眼睛放贷款。结果是什么呢?只会让钱不断的流入到高收益、重资产中去,从而进一步形成了实业无人做的境地,极大加强了实业空心化的趋势。这种效率要来干什么呢?如同时速500公里的发动机安装在QQ汽车上你肯定不敢坐,整个国家经济形势不够好的时候突出某一个结点的效率,对整个经济没有任何好处。感觉都好像是发善心却去干了一件不太好的事。社会最大的危害,一定是来自于以行善的名义作恶,虽然我也感觉很多人的初衷的确是也想为国家好,为社会好,想解决很多问题,包括哪些跑路的人,谁会一开始就想着来骗钱啊,只是玩着玩着发现玩不下去了,发现无回头路可走了,于是又是一声叹息了。这种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有点悲哀。

或许偏激了点,但是我想说的是社会的问题绝对是不可能一点突破全面开花的,社会的进展一定是系统性工程,每个环节都不可以偏颇,都需要的努力,而现实中我们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国防、教育、科学、医疗,哪个问题不比金融重要?我们现在都指望金融好了整个社会问题都解决了,这是我们自己过于浮躁了。想做一招鲜的事情不可能,也不现实,世界从来没有这么便宜的事。很多问题优越于金融,不能只说金融很重要,那是对社会的不负责,我觉得金融从业者还是需要站在更高的高度去看问题,别屁股决定了你的脑袋。

我们现实回顾金融对经济的影响,很多时候都是动态的、追逐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短期好玩的东西,长期往往是不好玩的,而民众更热衷于追逐看短期,一旦受到伤害,却悔之晚矣。要做好这个平衡点很难,这需要考验监管者的智慧。

1929年,在美国每个人都沉浸在成为了千万富翁的一派喜气之中,每个人都在计算自己一天又赚了多少钱,天天派对,夜夜笙歌,纸醉金迷,而突然有一天,世界崩塌了,所有的钱,都成为废纸一张,全国范围内,几百万人流离失所,金融投机的泡沫在一天之间崩塌。这场危机席卷全球之后,直接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二战不敢说是金融创新引发的,但是,各种不受管制的金融及金融创新在这次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并不好。1994 年、1997年、2008 年的各种危机,都可以看到所谓的金融创新在里面扮演的角色,并不是都是如大家想象的美好。

而且,再回头看,过去一百年来,眼花缭乱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但是我们要去反思一个问题:金融创新跟经济发展的关系到底是如何的?事实上,金融工具越来越多,金融机构也越来越多,但是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是否得到下降?是否有更多的普及面?全球范围内,可能都没有得到有效的验证。至少现在的实体企业获得资金成本不但没低下去,反而更高了。

所以,金融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命题:并不是所有的金融创新都是对的,且合理的。事实上,创新这个词的背后意味着极高的失败率,一轮轮的创新背后是以一轮轮的失败为代价的,也正因此,越是创新就越需要严格的监管,是不能脱离监管单独去看创新的,甚至有些创新绝对不是我们想承受就承受得了的。

金融没有道德属性,也没有阶级属性。回头看历史,金融之所以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隐含的一个逻辑就是金融对暴利的渴望,这种渴望正是大工业时代以来,金融超越其他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现在提普惠金融、民主金融,让金融不要那么暴利,如同让一头猛虎不要吃肉,改为吃草,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老虎饿死了或者暴起伤人。

任何一样事物,如果依赖道德进行控制,必然是不符合商业模式的。因为道德是锦上添花,不是社会最低规则,道德很多时候是经不住考验的。一个时时需要拷问良心的行业,本身就不符合商业模式。所以,对金融不要抱有太大的道德要求,那不现实,虽然的确很多时候,我们要鼓励有道德的行为,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但是在现实中,有道德的企业会面临更多的竞争问题,因为你讲了道德,你就被一群不讲道德的人给搞死。

最后我扯一句未来监管的重点应该会让效率逐步让位于公平,公平,一定是公平才是社会希望之所在,在过去三十年我们一直讲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那么未来我们应该讲的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为什么?社会年代不一样了,增量有限的年代里保证参与者的公平才是监管最大的意义。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长江学者因为贪墨公款五十万判刑,与此同时看到的消息是雅柏特造假被顶格处罚六十万,于是感慨万分,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许多做实业的老板辛辛苦苦一年赚不了几个钱,而所谓的金融资本在二级市场巧取豪夺,成千上百亿却成为了顶级富豪,市场追逐的成功人士,市场公平正义何在?这种情况如果再不改变,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必然会是一个引发社会动荡的政治问题。老子曾经说,民不患多寡而患不均,本质都是反应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最后,想到一点,很多人说证监会为什么不退市?这个问题我觉得退市固然是好,也是应该,但是根本上来看,实践角度其实是伪命题,为什么呢,因为事实上,在美国,香港,退市原因大体可区分为三类:一是因并购或私有化原因自动、自主退市;二是因达不到持续挂牌的财务标准或市场化标准而被迫、被动退市;三是因法人过失或违法行为导致退市。这几年会发现自主退市比例大概占了75%左右,大部分都是自己选择退出市场,为什么啊,因为骗不到钱啊,你去二级市场不就是为了募集资金么,但是大量的公司到了二级市场,很难骗到钱,越是成熟的市场,你会发现大部分的股票其实都是成交非常凄惨,从而导致你也并没有多少实际的利益获得,但是为了维护上市公司每年有大量的维护成本,以及高昂的各种费用和信息披露,所以大量公司也就自己选择退市了,这个就是为什么退市这个事情,在美国市值退市或者股价退市是主流。当然我个人感觉退市制度出台其实也是很快的事情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这个是必然的事情。时间问题而已。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31楼  发表于: 2018-06-13   
@江南愤青
1. 大钱要认真对待,谁都亏不起。小钱就无所谓了,我在币圈的钱不会超资产的5%。
2. 如果要变成专家才能赚钱,那这个群明天就可以解散了,币圈90%的人可以退场了。
3. all  in 的人需要学习,不然怎么死都不知道。
但如果是小钱,学习的成本太高。我为了5%的资产也要去学习弄懂,对我来说不是亏死了。
4. 小成本的金钱去试错,买完该干嘛干嘛,就当买了彩-票。
5. 太多的人把自己运气赚来的钱认为是自己能力赚来的,从去年结果来看,很多没学习的傻X也一样赚几百倍,学习的人也几百倍,说明学习不重要,运气更重要。
6. 如果一个行业需要学习才能赚钱,就意味着充分竞争,而我必然没这个能力,所以我一定离开。只有不用学习就能赚钱的行业才值得我留着。换句话说就是,傻X都能赚钱了,我就能赚钱了。如果只有聪明人才能赚到钱,我一定赚不到钱。
7. 很多行业最早期最赚钱,很多行业你会发现你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最赚钱,等你需要懂了再赚钱的时候,其实已经是辛苦钱了。所以,我只要前面这波,不要后面那波。

8. 我每年主要工作就是找新的机会和行业,不需要能力的行业。
9. 太多的人认为在一个行业时间很久就能变成专家,我从来不觉得。天赋决定很多东西,越早进入的人不一定能成为行业专家,最多就是资历牛X点而已。

10. 战略是最重要的,战略对了,什么都会有。
11. 很大程度上,赚钱跟能力和专业关系不大

12. 我们总希望别人跟着我们会更好,最后苦了自己。所以干脆找个不用变更好的人算了,就没压力。

13. 学习能增加胜率,但是学习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只能增加胜率。

14. 一定要找到最关键的盈利核心点,很多事情是多因一果,要学会找到最关键的因素,忽略不重要的因素。我自己觉得能有今天是因为我们比较容易看到最关键的点,而放弃不重要的点。从而提高了概率,降低了试错成本。

15. 你们知道么,我这辈子二级市场赚的最多的恰恰是乐视。骗局最终会死人,但是过程是暴富。骗局这个东西,大家都信了就是真的。
16. 我最喜欢的就是各种骗局,乐视所有内部人跟我说别买,我却一直买。

他们内部人看到的是骗局,我们外部人看到的是理想和情怀下的骗局。你们知道马斯克么?其实是比贾跃亭更高层次的骗局。他的三个故事都是骗局。同样是骗局,被贾跃亭骗不爽,但是被马斯克骗就很爽了,因为故事更吸引人,被骗了也认了。

骗子改变世界。马斯克的三个故事,都是很难规模化的故事,干一件成本很高的事,但是很牛X,让所有人都看到希望,实际这种事情不容易持续,现在特斯拉的产量压根跟不上,但是他牛逼在于被他骗了你们也觉得无所谓,因为是为人类理想而努力。贾跃亭不行,他为个人而努力。同样是骗子,高下立现。

就像很多革命先烈,把自己最宝贵的资产都奉献给了最伟大的骗局——  -主义,前赴后继,赴汤蹈火。

17. 认清骗局,也要加入骗局,但是不要最后一个出场。真正的暴利都是大家不认为是骗局的时候。

18. 保证自己不怕加入骗局的方法就是小成本投资试错。被骗就被骗吧,反正小钱不心疼。骗局做大的时候,虽然你投入小,但是一样能赚大钱。

19. 同样是击鼓传花,我们要玩就玩开口向上的击鼓传花,不要玩向下的。

开口向上的,故事越讲越大,开口向下的,故事越说越小。像钱包、泛亚这种就是开口向下,因为你击鼓传花越往后传风险越大,但你的收益是越来越低或者恒定的,永远只能赚百分之十几,赔率很低。但有些骗局很特色啊,像特斯拉,原先故事很小,但是故事越讲越大,所以你的赔率越来越高、越来越高,你能赚到的钱就越大。

20. 所以同样都是击鼓传花,靠骗后面的人来赚钱,有些骗局后面的加入成本和你的差不多,你骗也就骗点本金而已,但有些骗局后面的加入成本比你高几十倍几百倍,这样你就能赚到大钱了。
21. 我们之前投资的项目,我前段时间不是在嘚瑟嘛,我们投了六十万赚了60倍。那个投资方来跟我说,他们投资的时候跟我投的时候项目没什么本质区别,也没啥变化,但是他多花了60倍到100倍的钱,很不爽。

我说是的,是没啥区别,唯一的原因就是你来晚了嘛,你参与这个游戏晚了,所以就得多花100倍的钱进来。所以你们明白了吧,一个游戏后面进入者的成本是你的几十倍上百倍,这样的游戏你就可以参加。

22. 去玩那种没有赔率的游戏的人都是傻X。

你说你去参加钱宝、泛亚这类庞氏骗局的游戏,你不是脑子进水了嘛,这游戏没有赔率啊,你特么赚了也就是百分之十几,还要5年6年才能回本,这期间稍微出点问题本金就没了,你说这种游戏你去参加干嘛,傻X才去参与嘛。

23. 所以我说特斯拉也好,speceX也好,马斯克讲的故事全是骗局游戏,他的故事越讲越大。他讲一个小故事的时候大家给个一千万也就算了,他讲一个大故事的时候给1个亿,他讲更大故事的时候大家给10个亿。最后做不成了,他跟你说,哇靠,没办法,我努力了没做成。你还不能说他是骗子,因为这是风险投资嘛,谁叫你相信他的故事呢。

24. 你们要研究透什么叫赔率什么叫概率,基本上这辈子赚点小钱肯定没有太大问题,去参与那些大赔率的概率事件,基本上都能赚到钱,还能赚到不错的钱。

25. 穿越牛熊最好的法宝是小钱而不是学习。我穿越牛熊的法宝就是小钱。我投人也一样,投出去就不管了,因为都是小钱。

26. 大多数人学不了小途,你们只能学我,因为你们谁也不敢all  in。

27. 如果你们就算买个几千,也能赚几百万,你们会为几千纠结么?

28. 一个人是很难证明自己学习的东西是对的,尤其是在面临被爆仓和死无全尸的时候,这时哪怕再相信也会犹豫。因为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学习的问题了而是一个克服恐惧的问题。绝大多数人克服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死了都无所谓,因为这时基本没有恐惧。绝大多数人应该采取这个策略。

29. 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太简单了,你们就跟我一起混嘛!我每天在星球里讲那么多不靠谱的事儿不都是信息嘛,一个人靠自己是不可能看遍全世界的,但一个人可以关注别人看遍全世界。一个人靠自己很难穿越牛熊,但投资别人就可以。

你每天这也不愿意付费、那也不愿意付费,这个人不想聊那个人不想聊,你能认识世界就见鬼了。说白了,我为什么要跟你们聊,因为我也想通过你们认识到这世界上傻X们是怎么想问题的嘛。

30. 我们走到今天,绝对不会去all in一件事情,也绝对不会去相信自己的判断一定是对的。这世上没有百分之百确定的事情,会出来百分之一或百分之零点一的小概率事件让你死掉,经常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所以赌博这件事儿在年轻没什么资本的时候是可以的,到了年纪大的时候是输不起的,因为你输一次会让你的家庭遇到很大的问题。所以一定要认清自己所处的状态,有钱是靠守的,没钱是靠博的。
31. 越希望改变命运的时候,往往越会被命运拖下水。

32. 成功是不可能复制的,但是可以理论上提高概率。

33. 我喜欢稳住下限,博上限的生意。不喜欢下限守不住的任何事情。因为我上有老下有小,一堆人要负责。

34.  输不起的人其实输的概率更高。因为你就是输不起,如果输不起的人赢了,其实不用去做什么事都会赚钱。

35. 我前几年叫一个朋友出来下海创业,他死活不肯出来。后来我就跟他说,你现在在公司上班每年40万,好的时候60万,如果你创业失败再回去还能不能找得到同样收入的工作?他说那问题不大。我就跟他说,你出来创业最多一年就知道自己成功还是不成功,如果不成功,最大的损失也就是一年的工资,最多最多了。你拿这一年的成本去换一个无限可能的未来,干嘛不去做。你如果留在公司,看上去你是守住了这40、50万,但你把未来弄丢了啊。

后来我朋友出来了,用了3年时间,现在公司估值10亿美金左右。

36. 所以问题很简单,输得起才敢博。

37. 一个人不可能通过学习克服恐惧,只能通过小钱试错

38.  币圈就两类人,一类信仰,一类投机。

1400亿一年三倍,三年254倍的故事,至少我认为我有生之年不太可能看得到,如果看到了,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通货膨胀,大膨胀。也就意味着你们赚到的钱跟厕纸一样。

39. 腾讯涨了一千倍,那是从无到有,很容易。但是你现在告诉我腾讯涨一千倍,有人会信?我现在买5亿市值的币是因为涨一百倍有可能,但是1500亿涨两百倍...

40. 上一篇我们提到了投资理财为什么不能听经济学家的话,被一堆人认为是反智主义,也懒得太多解释,就是强调下我表达的意思投资理财这种微观层面的具体决策是不能听经济学家的话的,确切说经济学家本来就不是服务老百姓投资理财用的,经济学更多是试图理解世界经济运行规律的一门学科,虽然目前为止效果并不太好,所以让人越来越感觉是伪科学,当然好听点,可以叫做是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跟自然科学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后者有标准且有基本逻辑可推演,爱因斯坦没有离开地球但是根据他定律可以预测,可以推演宇宙的一些未被发生的情况,但是经济学家则非常难有这种标准,所以更多归类为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很难指导微观具体业务实践的,所以我说的投资理财,听经济学家的话,那就是你傻X了,当然如果经济学家放开身架要来指导你如何理财赚钱,那也是他超越了自己的边界,明显走到一个跟他关系并不大的领域里去了,我抨击的是目前市场上的这种现象,许多峰会动辄请一些经济学家来给企业家讲未来的投资机会等等,我觉得都是扯淡,两个群体之间的实质*****叉应该很少,因为都是两回事,到最后都是鸡同鸭讲。
41. 16年一堆人和我说股市5000点刚起步,一万点才开始。都是这种狂热的情绪,九十年代一个黄包车转让费七十万,拉死三代人也不够这个费。这个就是人心。我们要做的是利用狂热,而不是自己狂热。我们要让别人相信这个是真的,而不是我们自己相信是真的。

42. 买那么多股票真正好股票也就那么几个,大部分都是一般般而已,所以往往涨得好的股票更应该值得留着,如果不能在好股票上赚到钱,那么就无法覆盖烂股票的亏损。

43.  对一个事物越理解,越容易被它绑架,然后就停留在这个时代不肯离去。

44. 专业限制发展,现在我们谈区块链,明年呢?有更多的赚钱机会的时候,大家就讨论别的去了。曾经被无限追捧的人都被抛弃,因为时代不同。

45.  专业是无法让人看得更远的,只是看得更深。专和广是不可能并存的。

46.  我这几年越来越不求甚解,因为没必要。

47. 打过德州就知道,只要留在桌子上总有机会翻盘。太多人一个all in就出局了。

48.  我们赌高概率的高赔率,不赌小概率的高赔率。你们知道小概率的高赔率的典型是什么么?——是彩-票

49. 永远有人博到彩-票的大钱,但是永远不会是你。

50.  最傻X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是股票——低概率加低赔率。股票实践证明,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赚钱,证明概率很低,然后股票赚钱的幅度基本在一倍以内,说明赔率低。股票只有一个时候是高赔率,就是牛市来的时候。特定的时间点。
51. 很多人都会把时代给予的机会认为是自己牛X的结果,当赚到钱了就怎么说都是对的,自己也会强化这个思维。

52. 充分博弈的市场是靠等待赚钱的,非充分博弈的市场是靠试错赚钱的。

53. 等待很难,所以在等待的时候可以增加自己的投资标的,让等待没那么无聊。譬如我喜欢德州的时候,看看小说,打打王者荣耀,或者探探美女聊天,这样打德州不会太无聊,德州真正赚钱就几副牌。

大多数牌压根看都不用看,这个时候你无聊忍不住就会乱进场,然后增加看牌成本。所以,我避免无效投资就是干脆找点好玩的事情,压根不给自己机会进场。

54. 什么事情我觉得是机会?

就是比你有判断力的人套牢在你上面了,你又有足够的钱可以耗,就跟着介入。你们仔细去看我买的币都是这个逻辑,都有比我牛的人在前面,每个都一样。我哪怕赌死了,也有牛人死我上面,我认了。我每次都问自己他们是傻X么?不是,那就行了。

55. SMT这种暴跌的,我最喜欢了,那天群里有人说它要归零,我立刻让人买入去。你一定要知道除非是没有机会,否则任何人一定会自救,被人做空的时候,很多做空的人死的很惨,他们忽略了人将死的时候爆发的能力,往往会绝境中爆发,最后搞死做空他们的人。

我最喜欢站在被搞的快死的人边上,因为成本低,赔率够,加上SMT又不傻,融资了很多钱,你说让我归零,我就归零啊?太多人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了,觉得能定别人生死。

56. 专业我们是学不会的,人心我们是可以琢磨的。

57.  我对现金非常重视,你们会发现,往往真有机会的时候,很多人手里没钱的。因为平时各种折腾,做各种不靠谱的事情,赚不了钱就算了,最痛苦的是机会来的时候没钱。

58. 我经常一堆现金,看上去收益很低,但是我只要一年搏到一次机会,就比别人满仓还赚的多。我今年理论上就做了这一次交易,就是4月份的币,我这个月平均三倍,今年任务早完成了。

59. 我说某个股票跌的还不够,我就慢慢等,没到觉得赔率够的时候,着急啥。别把自己搞的很累,其实都不赚钱。着急发财是很不好的心态。

60. 一个人越落魄,我越愿意给机会,因为帮助他的成本很低啊。
61. 机会是等来的,如果我当初去银行工作哪里有时间思考,写那么多东西?人看任何问题要多看几步,往前方,站在未来5年回看。

62. 我年轻时候帮过很多人,后来很多很多人都在回报我,当然未必是钱。

63. 我还是爱折腾,人生走到三十岁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64. 我觉得年轻人别太早问自己要什么,你还没折腾,你怎么知道自己要什么。

65. 见天地,见众生,而后见自己。

见过世界,见过人海,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啥都没见过的人会把自己见到的当成世界。

66. 多赚钱是王道,世界上大部分困扰你的事情都是因为钱不够多,我们总体而言还是运气好。我自己感觉勤奋的好人运气总归不会差。

67. 我跟你们聊那么多,也是对你们的投资,群里跑出一个牛X的,我想对我也不会差。

68. 这个世界,我觉得光明黑暗是一体的,分不开的。光明的人内心也有黑暗的时候,黑暗的人也有光明的地方,你做好黑暗的预期就都是光明。

69. 神仙也不能保证个个赚钱,我估计我的币里、股票里、创业公司里有很多很多会归零,希望你们不要盲目跟,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哪个是。但是我一定某个地方赚的钱,可以把其他所有亏光都抹掉。

70. 我现在有个逻辑,一个事情如果太长时间,我就不想碰了,变数太大,不确定性很强。我为啥买币?不买股票,因为他不给你时间犹豫、动摇,你一觉醒来,就几倍了,中间压根不用想要不要卖。股票你涨十个点,就会想要不要走,要不要走,痛苦死了。
71. 币圈很多丑闻漏洞,都是用来砸盘的。

72. 我们要赚钱,不要信仰,赚钱就是最大的信仰。

73.  生命总是迸发于混乱的边缘,所以,在混乱的状况中生存是我最擅长的。

74.  金融世界是动荡的、混乱的,无序可循,只有辨明事理,才能无往不利。如果把金融市场的一举一动当作是某个数学公式中的一部分来把握,是不会奏效的。

数学不能控制金融市场,而心理因素才是控制市场的关键。更确切地说,只有掌握住群众的本能才能控制市场,即必须了解群众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聚在某一种股票、货币或商品周围,投资者才有成功的可能。

75. 币圈是娱乐圈、金融圈、外围圈的混合体。

76. (有人提问关于区块链的实际应用时间)我估计早,我觉得落地的时候就是潮水退去的时候,就是我离场的时候。区块链之所以被追捧就是因为大家怀有幻想,所以封神,真落地了就不是神了。已经有无数事实证明这个了。只有在天上飞的神才是神,落地就是神棍。

77. 股票的逻辑和币的逻辑是一样的,都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跟进才行,崩盘一定是在狂热的时候。宁愿少赚,也不高位入场。

78.  我干过一件事,我每个买过的股票,都会留个十分之一的仓位做纪念,告诉自己来过的路遇过的人。
不过今天这个我留了三分之一,一年还是看好,短期估计波动,但是我无所谓了,因为都是利润了,我相信,只有利润才能穿越牛熊。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