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中美贸易战下的改革再上路
赵晓 新金融法治研究中心
面临着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下滑、美元回流、人口老龄化这“三大风险”;本已身患并症、焦头烂额,现在更突遭“中美贸易战”当头冲击,中国债务、金融(包括汇市)、地产以及经济危机可谓随时一触即发。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改革的决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十九大也提出要落实全面改革。民间更是不断提出改革,但推进改革是那样艰难,既得利益集团是那样强大,就像李总理所讲的,“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
中美贸易战是危机,又危中有机,搞得好,中美贸易战或比入世更有利于倒逼中国改革,排除一切改革阻力,落实18届三中全会以及19大全面改革决议,给中国百姓和企业带来诸多实惠。例如第六项中方扩大医疗、教育、金融等服务业开放的协议,不仅有利于百姓医疗、教育,也有利于中小企业降低贷款成本,从而做实中国产业,让房地产恢复理性,最终还有利于减少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尽快形成中美贸易战的应对共识:唯有继续改革开放,推动中华文明升级为现代文明,往前走而不是往后退,才是化危机为机遇的正确方向;要通过减税、降低资金成本、土地成本,减少行政管制、尊重私人产权等举措,让企业降成本、释活力;只有企业能赢利,中国经济才有未来;推进保护私人产权、国退民进的改革:既然对美国和海外开放,不如先开放国内……
近日,我注意到吴敬琏以年近90的高龄,也在大声疾呼:中国社会矛盾已经到了临界点,必须重启改革。我完全赞同吴老反对政府越位干预市场以及改革就是要打破“国家辛迪加”的观点。
吴敬琏特别提醒,“权力介入经济领域后,腐败愈演愈烈,现在已经深入骨髓”。这,其实就是“后发劣势”的诅咒!但中国的仁人志士不必气馁,中美贸易战或许就是中华民族摆脱“后发劣势”诅咒,走向真正改革、全面改革、彻底改革的历史机会。从这个角度看,我们都要感谢贸易战带来的重启改革的机会!